当80岁大爷拿到驾照,最慌的不是交警,而是车企的工程师

不装了,摊牌了。

2025年驾照新规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法规调整,讲的是老年人开车那点事儿。但讲真,你把这事儿放进当下这个车圈的修罗场里看,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交通新规,这是有关部门给整个汽车行业,尤其是那些天天吹智能驾驶、自动泊车的“未来战士”们,上的一道附加题。

一道名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大爷”的终极附加题。

先看A本B本,那些开大卡车大客车的老师傅们。以前是60岁就得强制降级,含泪告别方向盘,回家带孙子。现在呢?直接给你续杯到了63岁,如果你骨骼惊奇,还能通过一套名为“三力测试”的修仙考验,甚至可以续命到67岁。

当80岁大爷拿到驾照,最慌的不是交警,而是车企的工程师-有驾

这“三力测试”听着就玄乎,什么20秒记6位数,什么反应速度测试,这哪里是考驾照,这分明是筛选能开“机甲”的驾驶员。我严重怀疑设计这套题的人,以前是做网游数值策划的,专门卡你这种老年玩家的属性点。你以为这是为了安全?是,是是是,安全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桌子底下已经没人了。

年轻人不愿意去跑长途,那是个拿命换钱的苦差事,风餐露宿,一身是病。现在经济需要物流转起来,消费需要快递跑起来,但开卡车的师傅不够了。怎么办?最好的手段不是去海底捞捞人,而是直接把退休的老师傅们从广场舞的队伍里重新拉回来。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只不过这次不是车企掀同行的桌子,而是现实掀了理想的桌子。之前大家还在讨论无人卡车什么时候落地,结果现实告诉你,别做梦了,先把65岁的大爷请回来再说。

这就叫,科技的尽头是考古。

再看C本,就是我们普通人开的小车。以前70岁是天花板,现在直接把天花板捅破了。80岁也能考,只要你每年体检,再过一个认知测试。这个认知测试就更有意思了,电脑上搞图形识别,数字排序。

讲真,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新闻,心态是有点复杂的。一方面我觉得挺好,给了老年人自由。另一方面,我一想到我爸,一个连手机App更新都要我远程操作半小时的人,要去电脑上做什么图形识别和数字排序,我就觉得这事儿充满了玄学。昨天我点了个外卖,备注不要辣,结果送来的跟泡在岩浆里一样。你看,现实就是这么不讲理。

这个政策的荒诞之处就在于,它完美地解构了所有关于“智能驾驶”的宏大叙事。

你想想,过去几年,车企们是怎么给你洗脑的?激光雷达、算力平台、端到端大模型,一个个技术名词跟不要钱一样往外扔,仿佛明天我们就能在车里翘着二郎腿吃火锅。结果呢?新规一巴掌扇过来说,别扯那些没用的,你们最先进的AI,现在必须面对一个终极挑战:一个刚通过了“连连看”测试、手握合法驾照的80岁老大爷,他下一秒会左转还是右转,还是会突然在路中间停下来思考人生。

你那几百个TOPS的算力,算得清老大爷的人情世故吗?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就在于中国的老头乐,以及现在即将持证上岗的“正规军”。只要大爷在路上开得足够随心所欲,你的AI就得把所有算力都用来做博弈,而不是规划。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一群研究量子物理的科学家,最后被一道小学奥数题给干沉默了。

当80岁大爷拿到驾照,最慌的不是交警,而是车企的工程师-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有点狠,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把规则的口子撕开,让更多人涌进来,本质上就是一场豪赌。

然后是摩托车驾照,D本E本,也是放宽到70岁。但70岁以后,就得把能开大排量的D/E证,换成只能开小踏板的F证。这个操作就非常传神,充满了中年人的智慧。就像一个老将军,年轻时能耍青龙偃月刀,老了,组织上给你换了把压缩毛巾,还能比划两下,但杀伤力已经严格受控。

这是一种体面。让你继续拥有“在路上”的资格,但又把风险降到最低。既满足了你的情怀,也兼顾了马路上其他韭菜的安全。这个“换证”的动作,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它告诉你,年龄不是问题,但物理定律永远是你大爷。

所以你看,整个新规,字里行间写的都是“调整”和“放宽”,但背后透出来的,全都是“无奈”和“妥协”。

它承认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承认了老龄化的现实,更是在无形中给所有车企的技术发布会,标注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因为我真的开过那些号称L2.999级智能驾驶的车,在空旷的高速上,它确实像个老司机,稳得一批。但只要一进市区,尤其是早晚高峰的菜市场门口,它的表现就跟一个刚拿驾照的实习生没什么两样,各种犹豫,各种“建议人工接管”。为什么?因为它那套逻辑,是工程师在实验室里写出来的,它理解不了为什么一辆三轮车可以逆行,也理解不了一个大妈可以推着婴儿车横穿马路。

当80岁大爷拿到驾照,最慌的不是交警,而是车企的工程师-有驾

现在,新规给这个本已混乱的“服务器”里,又增加了一批高随机性的“玩家”。这对所有车企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机遇。

灾难在于,你之前吹过的所有牛逼,现在都要拿到现实这个最残酷的炼丹炉里重新淬炼。机遇在于,谁能率先做出真正能适应这种“道诡异仙”般复杂路况的智能驾驶系统,谁才是真正的“得道飞升”。那不是靠堆料,不是靠发布会PPT,而是靠对中国式路况背后那套人情社会的深刻洞察。

说白了,就是得接地气,得承认世界的本质是草台班子。

所以你问这新规背后的逻辑是啥?是经济学?是社会学?都不是。背后的逻辑只有五个字:给 我 顶 上 去。不讲道理,只讲结果。

当80岁大爷拿到驾照,最慌的不是交警,而是车企的工程师-有驾
当80岁大爷拿到驾照,最慌的不是交警,而是车企的工程师-有驾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做的就是默默把自己的车险买高一点,然后祈祷路上遇到的老大爷,都是过了“修仙测试”的高手。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你旁边这辆慢悠悠的买菜车里,坐的是不是一位曾经的公路游侠。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