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年年底看各家车企的KPI完成度,比看春晚小品还有意思。
因为春晚小品是假的,但车企老板们年初吹的牛逼,和年底被打肿的脸,都是真的。
最近易车那个2025年1到9月新势力销量榜单一出来,我直接笑出了声。
这哪是销量榜,这简直就是一份公开处刑名单,点名表扬了三好学生,然后把剩下的大部分差生按在地上摩擦,还问他们为什么不努力。
更骚的是,大部分考生甚至连挣扎一下都懒得挣扎,直接提前交了白卷,一副“爱咋咋地吧,老子不玩了”的躺平姿态。
这就很魔幻。
先看学霸小鹏,年度目标完成率89.5%,差一点点就满分了。
35万辆的目标,前三个季度干了31.3万,剩下三个月,只需要每个月卖1.2万辆就能凯旋。
但人家前九个月的月均销量是3.5万。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你们班第一名,考试还剩一个小时,他站起来交卷,老师问他为什么不检查一下,他说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时间不如去操场打会儿球,活动活动筋骨。
更气人的是,他最后还真考了满分。
何小鹏现在就是这个状态,营销部门的PPT仙人们估计已经在琢磨明年怎么吹了,顺便把庆功宴的龙虾换成帝王蟹。
为什么?因为人家开窍了,悟了。
过去的小鹏,总想在技术上整个大活,告诉你我智驾天下第一,结果消费者一脸懵逼,心想你说的这些我听不懂,但隔壁理想冰箱彩电大沙发,我看得懂。
现在的小鹏学聪明了,技术继续搞,但车子也开始讲究一个“朴实无华且实用”。产品线一铺开,从十几万到三十几万,总有一款适合你。这就叫阳谋,叫堂堂正正的碾压。
当别人还在修仙的“炼气期”苦苦挣扎时,何小鹏已经摸到了“金丹期”的门槛,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了。
比如,庆功宴上,是先敬资本,还是先敬用户?
再看零跑和小米,这两位是优等生,但还没到学霸的境界。
一个完成率79.1%,一个75.5%,属于那种“努努力就能拿奖学金”的角色。
零跑属于闷声发大财的典范,朱江明这人你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下手是真黑。他不是来做蛋糕的,他是直接把餐刀亮出来,告诉大家今天谁也别想好好吃饭。
当别人还在纠结要不要降价五千的时候,他直接把价格打到你看不懂,用一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打法,硬生生在红海里炸出一条血路。
这种精神,三体人看了都要说一句“Respect”。
而小米,雷军老师,更是重量级。
一个刚入行的新兵蛋子,第一年就敢定35万的目标,还完成了四分之三,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科学”的事情。
雷军的成功,本质上是一种“品牌玄学”的胜利。他不是在卖车,他是在兑现一个承诺,一个对米粉的承诺。买小米汽车的人,和买特斯拉、买苹果的人,在精神内核上是互通的。
他们买的不是一个工业品,而是一个“精神图腾”,一种“信仰充值”。
你跟米粉聊三电系统,聊底盘调校,他可能听得云里雾里,但你只要说一句“雷军牛逼”,他立刻就能跟你引为知己。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雷总也压力山大,剩下三个月要卖8.6万辆,月均接近3万。这意味着产线上的螺丝都得冒火星子,一刻也不能停。这场仗,对于雷军而言,不是商业,是宿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说完优等生,我们再来看看后进生代表团,那场面可就太惨烈了。
理想,完成率46.4%。蔚来,完成率45.7%。
简直是难兄难弟,卧龙凤雏。
理想年初定的64万辆目标,现在看来,与其说是目标,不如说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一句写在许愿池里的“我想发财”。
前九个月卖了不到30万,剩下三个月要卖34万多。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理想不仅要把全国所有门店的展车都卖掉,还得把李想本人绑车上一起卖了,才有可能摸到目标的脚后跟。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理想的心态就很复杂。L系列刚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这车简直是为中国家庭量身定做的神车,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打击了中年男人的每一个痛点。
但现在,当所有人都开始玩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理想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味道?
而蔚来,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45.7%的完成率,意味着他要在第四季度把前九个月的活再干一遍还多。这已经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了,这是物理学的问题。
蔚来的问题在于,它想做的太多了。又是换电站,又是NIO House,又是乐道,又是萤火虫,摊子铺得比我脸都大。每一个都是嗷嗷待哺的吞金兽,但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买蔚来的人,买的其实是一种服务,一种圈层体验。车本身,只是这张昂贵门票的赠品。这种模式在市场好的时候,是护城河;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就是水泥做的裤衩,又重又硬,还往下坠。
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最后必须提一下鸿蒙智行,一个目标过于奔放把自己闪了腰的典型。
前九个月卖了35万辆,这数字其实很能打了,仅次于零跑。但坏就坏在,余承东年初的时候一口气喊了个100万辆的KPI。
于是完成率只有35%。
这就很尴尬了。你明明考了80分,是个优等生,但因为你跟老师说你的目标是考清华,结果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你是个吹牛逼的废物。
余总的问题,从来不是产品不行,而是嘴比产品跑得快。这种“发布会遥遥领先,交付量远远落后”的风格,短期能吸引眼球,长期来看,就是在消耗用户信任。
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卖车还不如去楼下卖煎饼果子,至少那个利润是实打实的,童叟无欺。
至于榜单上剩下的一大票完成率没过半的品牌,比如岚图、深蓝、极氪、阿维塔、腾势,已经没有单独分析的必要了。
他们的状态就像一场已经打到决赛圈的吃鸡游戏,大家都在毒圈里瑟瑟发抖,拼命打药,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2025年的年度目标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么活到2026年。
所以你问我第四季度会发生什么?
我告诉你,会“发疯”,会彻底的“不讲理”。
对于零跑和小米来说,就是加大加大再加大,把所有能用的资源都砸进去,冲过终点线。
而对于理想、蔚来以及后面那一大票兄弟们来说,最好的手段已经不是降价促销了,那是刮骨疗毒,太慢。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把价格打到一个所有人都亏钱,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位置。用“掀桌子”的打法,强行把所有玩家拉回同一起跑线,进行一场混沌的、毫无逻辑可言的“黑暗森林”大逃杀。
如果我不能完成KPI,那我就让所有人的KPI都变成一张废纸。
如果我不能活,那大家都别想活。
这,才是这场残酷淘汰赛,最真实的结局。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