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

最近这阵子,如果您关注汽车市场,肯定听说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咱们平常买新车,都知道有个说法,叫“落地打八折”,意思就是车子只要一从4S店开出来,上了牌,立马就不是那个新车价了,价值会掉一些。

可现在,小米公司出的那款叫SU7的新能源汽车,彻底把这个规矩给颠覆了。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怪事就怪在,一些几乎没怎么开过的“二手”小米SU7,在市场上的卖价,竟然比全新的车还要贵上一两万块钱,而且是交了钱当天就能开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事儿得从小米SU7刚发布那会儿说起。

这款车一出来,市场反应那叫一个火爆,据说订单量大得惊人,几十分钟就好几万台被定出去了。

这么多人抢着买,可小米的工厂生产速度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下子造出那么多车来。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现在去官网下单,根据你选的配置不同,提车时间短的要等大半年,长的甚至要等到明年。

这个漫长的等待期,就成了整个事情的关键。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不就是等几个月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或者说,立刻能开上这辆全网都在讨论的新车的满足感,远比多花一两万块钱重要。

于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就这么诞生了。

在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上,突然冒出来将近一百台小米SU7的车源信息。

这些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公里数极少,基本上都在一百公里以内,车况跟新车没任何区别,有的甚至连座椅上的保护膜都还没撕掉呢。

可价格呢,就很有说道了。

比如顶配的Max版本,官方定价是29.99万,就算加上选装的一些东西,总价也就32万左右。

但在二手市场上,同样的车,车商普遍挂牌价都在35万到39万之间。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有记者去联系了一位车商,对方也说得坦白,他这台车也是加价从别人手里收回来的,到手成本就快36万了,他卖37万,就挣个一万块钱的辛苦费。

还有的车商说,像“鎏金粉”这种稀有颜色,因为订的人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他加价更多,比原价贵了一万六。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可以选择去官网排队等,但那就要等大半年甚至更久;在我这儿,你多花点钱,马上就能开走,省下来的时间,对很多客户来说是值得的。

那么,这些跟新车没两样的“二手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经过了解,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类来源,是一些专业的汽车经销商或者说我们俗称的“黄牛”。

他们在小米SU7发布会当晚,就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判断这车肯定会火,肯定要排队。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于是,他们动用了各种资源,抢订了一大批首发车。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不是为了自己开,而是把这车当成一个短期会升值的“商品”。

等车一到手,他们立马就放到二手市场上去卖,赚取中间的差价。

这部分车,是从厂家到他们手里,然后直接加价卖给消费者,属于一手加价。

第二类来源就更有意思了,它形成了一个“二次加价”的链条。

这部分车源来自那些运气好、第一批就提到车的普通车主。

可能车主刚把新车开回家,新鲜劲儿还没过呢,二手车商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您这车卖吗?我可以在您买车原价的基础上,再加几千甚至一万块钱收。”对于一些车主来说,这笔账很好算,车也体验过了,还能白赚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于是,他们就把刚到手的车卖给了车商。

车商收车之后,当然不是做慈善,他们会在收车价的基础上,再加一部分自己的利润,然后挂到平台上去卖给最终想买车的消费者。

这么一来一回,价格就被抬得更高了。

其实,在实体车流入二手市场之前,这股加价的风气早就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了,那就是“转让订单”。

在小米SU7刚开始接受预订、锁单之后,很多人因为没抢到靠前的排位,心里干着急。

这时候,一些抢到订单的人就在网上做起了生意,声称可以转让自己的提车名额。

这个“转让费”从几千块到上万块不等。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他们的操作方式听起来也挺简单,就是让买家先把5000块的定金付了,然后再私下给他们一笔“好处费”,等到提车那天,大家一起去交付中心,把购车人信息改成买家的。

但这个操作很快就被证实是行不通的,而且风险极大。

小米官方很快就明确表示,他们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单”,订单一旦锁定,购车人的主体信息是不能修改的。

唯一能改的,是上牌人,而且前提必须是购车人的直系亲属,比如父母、配偶或者子女。

陌生人之间根本没法通过官方渠道操作。

那么,如果非要交易,唯一的办法就是,车子必须先登记在原订单主人的名下,然后再通过二手车过户的方式卖给买家。

这么一来,买家花了大价钱,买到的在法律意义上就是一辆“二手车”,这不仅会影响到车辆的保险,对以后再卖车的保值率也有影响。

小米YU7二手车比新车贵1万,车商称交钱当天可提,近百台流入市场-有驾

更不用说,这里面还存在着骗子,有些不小心的消费者交了钱,对方直接就消失了,最后钱车两空。

总的来看,小米SU7上市后出现的这一系列现象,说到底就是因为它太火了,想买的人远远超过了它目前的生产能力。

这种二手车比新车还贵的怪事,其实在汽车圈里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一些非常热门的进口车或者限量版跑车也曾有过类似情况。

但这发生在一款我们国家自主品牌的量产车上,确实非常罕见。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国产品牌,无论是设计、性能还是品牌号召力,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能够造出让大家心甘情愿排队、甚至加价也要拥有的产品,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当然,这对于小米来说,既是巨大的成功,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泼天的流量和订单是好事,但如何把这些订单平稳、高质量地转化为一辆辆交付到用户手中的好车,是他们眼下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如果让用户等待的时间过长,最初的热情很可能会被消磨掉。

所以,如何快速提升产能,缩短交付周期,同时还要保证车辆的品质不打折扣,是小米接下来必须全力解决的问题。

这场由市场引发的“加价潮”,既是对小米SU7产品力的最好肯定,也是对小米这家汽车行业新兵生产和运营能力的一次大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