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赵东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小米汽车在 YU7 车型宣传中提及的 “3 倍轮轴比” 存在错误,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赵东表示,“轮轴比” 并非传统汽车理论中的术语,而是小米自创的概念。按照小米官方 PPT 所示,前后轮之间能容纳 3 个轮胎,但从工程计算公式来看,正确的轮轴比应为 4 倍。他强调,如果真按 3 倍轮轴比造车,车身比例将严重失调,无法实现乘用车的正常设计。
此言论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部分 “技术党” 支持赵东的观点,认为汽车营销应基于准确的技术参数,不应误导消费者。然而,也有网友指出,早在 2022 年,就有设计团队使用轮胎直径来测量车身比例,且包括日产、比亚迪、长安在内的多家车企,也曾在宣传中采用 “轮间容纳轮胎数” 来展示车身协调性。这意味着,小米并非唯一使用该概念的车企。
事实上,从营销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小米的 “3 倍轮轴比” 概念确实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普通消费者一听便能形成直观画面。而严格按照几何推算,全车轴距应为轮胎直径的 4 倍,赵东的观点在技术层面也无可厚非。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兵,其 YU7 车型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上市首月订单便突破 10 万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 TOP10 中的黑马。与此同时,传统合资品牌如丰田、本田、日产等,市场份额却逐渐被新势力蚕食。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东此番质疑,也被部分网友解读为传统车企对新势力崛起的焦虑反应。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势力凭借创新的营销手段和话题制造能力,迅速吸引消费者目光。而传统车企在销量下滑的同时,也面临着品牌声量被淹没的困境。此次 “轮轴比” 之争,或许正是传统车企试图重新夺回话语权的一次尝试。
对于这场争议,小米方面尚未作出回应。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类似因营销概念引发的争议可能还会出现。如何在创新营销与技术严谨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车企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