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别再闲置毁车了!

在很多小区的地下车库或者地面停车位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特别的车辆。

它们的位置似乎亘古不变,车身上覆盖着一层厚薄不均的灰尘,有些轮胎甚至都有些干瘪,看起来就像被主人遗忘在了时间的角落里。

很多人看到这种情景,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车主不爱惜车。

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别再闲置毁车了!-有驾

但一个非常普遍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现实是,许多这样的车之所以会变成“僵尸车”,恰恰是因为车主太过于爱惜,总想着“能不开就不开,省着点用”,生怕开多了会把车开坏。

然而,大量的维修案例和科学原理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汽车这种精密的机械集合体,最害怕的不是在路上行驶,而是长期的静置停放。

可以说,车很多时候不是开坏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放”坏的。

这个问题的核心,首先出在车辆的电气系统上,尤其是电瓶。

很多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只要车子熄火锁门,就跟家里关掉电器一样,完全不耗电了。

这种想法在今天这个汽车高度电子化的时代,已经完全不成立。

即便是在您看来已经完全“休眠”的状态下,您的爱车依然有很多部件在进行着微弱的耗电工作。

比如,防盗系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报警;行车电脑为了保存您的驾驶习惯、油耗记录等数据,也需要持续供电;如果您用的是无钥匙进入系统,车辆还需要不断地发射信号来感应钥匙的位置。

这些持续不断的微小电流消耗,我们称之为“静态电流”或“寄生漏电”。

再加上电瓶本身存在的自放电现象,一个状态良好的电瓶,每天大约也会损失百分之一左右的电量。

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别再闲置毁车了!-有驾

我们来算一笔简单的账,一个月下来,电瓶的电量可能就凭空消失了三分之一。

如果您的车子已经开了三四年,电瓶性能有所衰减,那么可能连一个月都撑不住,就会彻底亏电。

一旦电瓶发生深度亏电,其内部的化学结构就可能受到永久性损伤,即便通过外接电源搭电救活,其储电能力和寿命也会大打折扣,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花费数百甚至上千元更换新电瓶。

其次,对车辆造成直接物理伤害的是轮胎。

汽车的重量全部由四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来承担。

当车辆长时间停放在一个固定位置时,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那一小块区域就会承受持续不变的巨大压力。

久而久之,这部分橡胶就会因为过度受压而失去原有的弧度,产生一个平整的切面,这就是所谓的轮胎“失圆”或“平斑”。

这种变形在初期可能不明显,但一旦停放时间超过一两个月,当您再次驾驶时,就会感觉到车子在行驶中出现有规律的抖动和颠簸,速度越快,这种感觉越强烈,严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此外,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它会随着时间自然老化。

如果车辆长期停放在室外,经受阳光暴晒和雨水侵蚀,橡胶老化的速度会比停在车库里快上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别再闲置毁车了!-有驾

您会发现轮胎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裂纹,这不仅影响美观,更是爆胎的重大安全隐患。

车辆内部的各种油液,在长期静置下也会悄悄发生变质。

我们先说机油,机油被称为发动机的“血液”,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在金属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和减少磨损的作用。

当发动机熄火后,大部分机油会因为重力作用流回到底部的油底壳。

如果车辆停放几天,问题不大,油膜还能保持。

但如果停放数周甚至数月,气缸壁、活塞环等关键部位的油膜就会完全消失。

这时您再次启动车辆,在机油泵把机油重新输送到各个角落之前的几秒钟内,发动机内部是在进行着近乎“干磨”的运动,这种瞬间的磨损量,是正常行驶时的好几倍,对发动机的长期寿命是一种极大的损耗。

再来说说汽油,特别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乙醇汽油。

乙醇有一个特点,就是亲水性很强,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车辆长时间不开,油箱并非完全密封,内部的空气会与汽油反复接触,导致汽油含水量增加,时间长了甚至可能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

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别再闲置毁车了!-有驾

这种“变质”的汽油,燃烧效率会大大降低,导致车辆启动困难、怠速抖动、动力下降,产生的杂质还可能堵塞喷油嘴和整个燃油系统,后续的清洗和维修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后,停车的环境也直接决定了车辆“衰老”的速度。

很多人喜欢把车停在树荫下,觉得可以避免暴晒。

殊不知,这往往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树上滴落的树胶、鸟类的粪便,都含有酸性物质,对车漆有极强的腐蚀性。

一旦落在车上,如果不及时清理,短时间内就会渗透车漆表面的清漆层,留下一个永久性的、无法通过洗车或抛光去除的印记,最终只能通过重新喷漆来解决,代价高昂。

而长期将车停在露天环境,风吹日晒雨淋,车漆的老化速度是停放在室内车库的三到四倍。

尤其是在夏天,地表温度轻易就能超过五十摄氏度,这种高温烘烤对于车漆和内饰的塑料件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会让车辆在短短一两年内就显得老旧不堪。

那么,如何才是正确的爱车之道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让它动起来。

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别再闲置毁车了!-有驾

汽车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行驶。

保持每周至少开一次,行驶二三十分钟,让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这样不仅能让发电机为电瓶充足电,还能让各种油液在系统中充分循环流动,带走杂质、润滑部件,同时轮胎在滚动中也能保持均匀受力,避免变形。

这种定期的“活动”,才是对车辆最好的保养。

如果确实因为出差、旅行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停放车辆,那么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尽量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室内停车场。

其次,可以将轮胎的胎压适当调高一些,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车主,可以考虑断开电瓶的负极,彻底杜绝电量损耗。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委托家人或朋友,每隔一到两周帮忙启动车辆并行驶一小段距离。

说到底,我们在购买汽车时,就应该理性评估自己的用车频率。

在如今公共交通日益便捷的城市里,如果一年的行驶里程寥寥无几,那么每年固定支出的保险费、停车费、保养费,再加上车辆本身的快速贬值和因为停放而产生的潜在维修风险,综合算下来,养车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偶尔打车的费用。

汽车是一个为了提升我们生活品质、拓展我们活动半径的工具,它的价值在于使用。

让它在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定期维护,才是对它最大的爱护和尊重,而不是将它小心翼翼地供在车位上,眼看着它在静止中慢慢“生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