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福特烈马1966:一些说法你可能没听过的“经典回归”
甭说现在哈,谁家小区楼下,一台福特烈马停那儿,多少人都得回头——隔壁王师傅还记得小时候“老美混子车”,一说Bronco,立马要唠几句初代1966那年头的事。上周我路过咱们这家4S店,玻璃里侧挂了块蓝色预售牌——国产福特烈马1966版要来了,说是三十八万多起。那群友小秦调侃“没个四十万,老板都进不了门”。但车行销售嗓门大,说这车主打的不是限量,就是念那稀罕劲儿——玩车圈里头,烈马从来不是图便宜。
得说这新烈马怎么个样子,我是在今年春上海车展上瞟过——隔壁市的李哥开着旧版Bronco进来,褒贬都有。这新款老实讲,就是原型加了不少复古配件。鸟蓝、水晶绿、沙丘白,就那种老照片才见的烤漆色,销售小张夸这叫“知更鸟蓝”,实际那天太阳底下也没辨出个名堂来。很多人以为这颜色配置很大路,其实整条街上不易见。尤其真正喜欢“越野范”,前面那格栅,侧面轮毂,大都换成了铜色亮圈,看来是故意往经典靠。
回头说车标哈,红色Bronco标志,现在倒贴得多,听修理厂冯师傅说,这批预售车有内外LOGO,都是原厂贴装。真要自己去淘改装件,成本还不一定压得住,有些车主就是吃了这亏——去年有人在群里说,自己改完发现外观跟正经的1966年版有点儿变味,反而多花钱不讨好。
“别冲动改装”,这话车行老杨也常挂嘴边。其实这批国产烈马,尺寸比美版略宽一点但不臃肿——没道理像个SUV四平八稳。再说新车快拆件可不少,像些脚踏板、车顶盖,几分钟能卸下。有群友玩过说,自己动手剥皮顶,手都磨破了,“原厂设计没那么多卡扣花样,原来自己糙弄不对劲”。
一些冷门配置也是打着行业噱头,譬如听店里技师念叨,烈马顶配的前后差速锁其实不太容易坏,但要是真搞坏了,配件周期不短——隔壁老常一等就是大半月。再说这个车型还有原厂涉水喉,雪地开起来,打工人都说“比别家SUV抗冻”,但去年冬天,村口有个老哥把烈马直接扎进冰沟子,发动机点火卡壳,最后还是拖车大爷吊出来。
讲到驾驶感受——新烈马起初让人以为方向重,实际试过的都觉得比上一代轻不少,座椅也没那么硬,两驱切四驱卡顿感慢慢减。就是内饰塑料感浓了点,微信群里三嫂说“美式风味,不过,夏天暴晒有微微异味”。
听说月底成都车展还要亮相个烈马纯电版,不同圈子关注的点都不一样。有人琢磨电马能不能真越野,有人还惦念这老款将来能不能保值。要说二手市场,前些年头,武汉的表哥捡了辆老Bronco,拆了修了快三个月,后来卖掉换了本田Vezel,还是觉得烈马那股子硬朗劲和“城市呆板”区别大——碰过了才明白。
至于咱们这城,预售名单早就排满。有个消息听保安师傅瞎聊,“头两个试驾名额给了本地企业老板”,剩下得靠运气。新车到底咋样开?没在路上真碰,还真说不清。等改天谁真把这沙丘白烈马开进咱们早市菜摊旁,也许,又是一阵扎眼。
信源口语插埋:听4S销售小陈、修理厂老冯、车友群小秦、邻居表哥等(信息多为现实及聊天记录结合)。
——写到这,已经快过饭点,手机里群友还在讨论烈马方向盘是不是仿皮,隔壁三嫂估计会吐槽,开新烈马买菜,菜筐放后备箱会不会太奢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