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测评车载大屏的这些设计反人类?

标题:

“实体键回归+大屏内卷?新能源座舱这波操作,真香还是反人类?

开篇:

兄弟们,最近新能源车的智能座舱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一边是车企疯狂内卷,56英寸联屏、8.6英寸空调屏恨不得把中控台变成“屏幕墙”;

另一边,大众、保时捷却悄悄把实体按键请回车内,还高调承认“触控屏是重大失误”。

这波左右互搏,到底是科技倒退还是人性化觉醒?今天学姐就带你们扒一扒,这些设计是真香还是“反人类”!

---

1. 外观设计:极简风VS实用派,谁赢了?

“库克看了都摇头的触控狂魔”

特斯拉带火的“无按键极简风”,如今被玩出了新高度——奔驰EQS的56英寸屏像块巨型玻璃,奥迪A8L甚至给空调单独配了块屏。

乍看科技感炸裂,但实际用起来呢?暴雨天找不到除雾键、开车调空调得划拉三级菜单……这设计,属实把“极简”玩成了“极烦”!

“雷军这次真开窍了?

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测评车载大屏的这些设计反人类?-有驾

小米SU7发布会上,雷军直接喊话“不学特斯拉全触控”,保留空调旋钮和驾驶模式实体键。

保时捷新款卡宴更狠,直接把音量旋钮做成水晶切割造型,既复古又高级。

学姐实测:盲操秒响应,手感清脆,这波实体键回归,妥妥的“用户痛点精准打击”!

---

2. 屏幕体验:大=好用?参数党醒醒!

“15.6英寸屏的终极拷问:开车还是玩iPad?

一汽丰田bZ5的悬浮大屏视觉冲击力拉满,但实测发现:导航时地图字体过小,烈日下反光严重;

比亚迪的旋转屏刷抖音爽,但驾驶时低头找功能?危险系数+10086!反观问界M7的10.25英寸窄边框屏,搭配语音控制,操作更聚焦。

“大屏≠好用,合适才是王道!

“触屏比酒驾还危险?数据说话!

英国TRL实验室实锤:触屏操作让驾驶员反应延迟57%,远超酒驾的12%。

瑞典杂志测试更扎心——2005年沃尔沃全实体键操作仅需10秒,而某新势力触屏组耗时30秒+,车辆已开出500米!学姐说句大实话:“开车时,安全比赛博朋克更重要!

---

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测评车载大屏的这些设计反人类?-有驾

3. 交互逻辑:语音助手能救场吗?

“理想同学封神,塑料普通话翻车”

理想汽车的语音助手支持120秒连续对话,方言识别率超90%,堪称“社恐司机救星”。

但某些品牌语音控制?南方用户说“打开除雾”,车机回复“正在播放《锄禾》”……这波AI智商税,交得冤不冤?

“实体键+语音+触屏,三权分立才是YYDS!

同济大学博士的观点学姐举双手赞成:空调温度用旋钮、导航用语音、氛围灯设置用触屏。

“功能适配交互方式,而不是让用户适配设计!” 就像电脑没淘汰键盘,汽车也该给实体键留个位置。

---

4. 价格与趋势:车企的“精算师套路”

“50美元的屏幕,省下2000元成本?

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测评车载大屏的这些设计反人类?-有驾

特斯拉把车灯、后视镜调节全塞进屏幕,物料成本直降一两千。

但车主买单吗?ID.系列车主投诉触控误触率42%,最终大众乖乖装回按键。

“省成本可以,别省安全感!

2026年新规警告:

Euro NCAP已明确要求转向灯、雨刮器等必须配实体键,否则降安全评级。

车企们,是时候把“用户骂声”变成“设计灵感”了!

---

结尾:

总结一波:“触屏无涯,回头是‘按’!” 好的智能座舱,不该让车主在科技感与安全感之间二选一。

实体键回归不是倒退,而是车企终于听劝了!

互动时间:

“开车时你更爱用实体键还是触屏?评论区聊聊你的‘反人类设计’遭遇!”(学姐抽3位吐槽最狠的读者送车载手机支架~)

真香警告:

“如果车企能把56英寸屏的成本,换成10个实体键+5英寸屏,这波我直接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