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211做增程器!大众汽车造增程式,是对新势力的降维打击?
💥老发动机改增程器?大众这次是真上头了!
上汽大众ID.ERA一亮相,直接掀了上海车展的场子!一台全尺寸增程式SUV,配上魔改版的EA211发动机当增程器,纯电续航350km,综合续航破千。
关键是大众以前高管还公开Diss过增程式是“过渡技术”,转头自己就下场造车,这波打脸速度堪比闪电——“嘴上说不,身体却很诚实”啊!
EA211可是大众的“国民神机”,朗逸、POLO这些家用车用了十几年,毛病少但性能中庸,涡轮版还得喝95号油。
如今升级成1.5T EVO II,米勒循环+350bar高压喷油,热效率号称提升8.6%,不过具体数值藏着掖着。
按老款1.4T的35%算,顶天也就40%出头,对比奇瑞44.5%、长安43.31%的增程器,省油能力怕是要“走两步瞧一瞧”。
好消息是,这台增程器能吃92号汽油,日常养车成本降了一截。
外加118kW功率、250牛·米扭矩,参数和燃油版差不多,但装车上会不会调校得更佛系?毕竟增程器的任务是发电,不是飙车。
这车,还是有点东西!
🚗对标理想L9?大众的杀手锏是“稳”还是“抠”?
ID.ERA定位全尺寸SUV,轴距比途昂PRO还大,直接叫板理想L9、问界M9。
大众这次把压箱底的EA211掏出来,无非两个算盘:技术自主控成本,维修配件不用愁。
国产新势力的增程器多是外包,比如理想用的是新晨动力的1.5T,热效率才30%-35%,馈电噪音大、油耗高,被用户吐槽成筛子。
相比之下,EA211虽然热效率不占优,但胜在供应链成熟,修车厂闭眼都能换零件。
不过,国产车的“价格护城河”可不是吃素的。
问界M9、理想L9定价在40万-50万区间,大众要是敢把ID.ERA卖到同价位,用户估计要“气的蹦起来”——毕竟国产车配置堆满,智能座舱、高阶智驾样样能打。
反观大众,ID.ERA的14.6英寸双联屏+后排吸顶屏,配上无图化智驾,虽说比自家老款进步明显,但跟新势力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比,“装逼利器”的称号怕是要让位。
大众的底牌或许是“续航焦虑终结者”。
350km纯电续航,比理想L9(280km)、问界M9(290km)多出大几十公里,市区通勤基本能当纯电车开。
加上综合1000km的“安全感”,长途自驾党可能真香了。
💰定价定生死!大众这次能“支棱起来”吗?
ID.ERA最大的悬念不是技术,而是价格。
大众纯电系列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ID.3靠降价才勉强翻身,ID.4X更是被国产车按着打。
这回增程式路线要是再玩高价策略,恐怕要“跌冒烟了”。
横向对比,国产增程式SUV已经把价格卷到30万内,深蓝、零跑甚至杀进20万档。
大众如果能把ID.ERA定在35万左右,靠品牌光环和“德系工艺”还能掰掰手腕;
要是硬刚40万+,劝退的理由可就太多了——热效率拼不过、智能座舱慢半拍、设计也没颠覆性创新……
不过,大众的算盘里还有个隐藏Buff:老车主置换。
EA211发动机的维修便利性,加上大众4S店遍布全国的售后网络,对保守派用户吸引力不小。
年轻人可能更爱新势力的炫酷科技,但家里有娃、图省心的中年群体,说不定会被“稳定”二字拿捏。
🔥你会为情怀买单,还是跟风新势力?
说到底,ID.ERA是大众向新能源时代交的“投名状”。
用老发动机降本,用大续航打差异,用合资品牌的身份试探市场底线。
这车,有点意思啊! 但面对国产车贴身肉搏的“价格战”和“技术战”,大众要想“顶呱呱”,光靠情怀可不够。
老司机们,你们觉得ID.ERA定价多少能接受?要是35万和理想L9二选一,你会怎么选?评论区唠唠!
祝大家事事顺心,买车如买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