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每年车展都得来这么一出,各家车企跟商量好了似的,掏出一台“来自未来”的概念车,灯光一打,干冰一喷,搞得好像明天我们就能开着它去火星买菜。
结果呢?
等到量产车下线,未来瞬间缩水成“现实”,科幻感没了,就剩下性价比了。
但今年这台阿维塔VISION XPECTRA,在慕尼黑车展外头这么一亮,我得承认,这次的“牛皮”,吹得我有点心动。
咱们先别听官方那些什么“未来设计语言”的鬼话,直接拉开那个帅到炸裂的对开门钻进去。
你往驾驶位一坐,下意识去找仪表盘,结果……眼前一片空旷,除了一个长得像游戏手柄的方向盘,啥都没有。
真的,就是空空如也。
我估计没开过的人坐进去,第一反应就是:“车标是不是贴错了?我进的是个模型吧?”
所有的驾驶信息,都被揉成了一条细长的光带,贴在挡风玻璃最下沿。
这玩意儿,阿维塔的设计师管它叫“全景棱镜座舱”,说白了就是想让你别低头。
可我怎么感觉,这跟医生让你别玩手机,然后把手机绑你脑门上一个道理?
车里真正能让你上手摸的,是中央扶手上一个叫“智慧光钥”的水晶疙瘩,能触摸,能手势,突出一个赛博朋克。
可你想象一下,早高峰堵在路上,你心情烦躁想切歌,还得对着个水晶球隔空比划……旁边司机看你,眼神里可能充满了对行为艺术的敬佩。
再说说那四个座椅,什么“柔韧牛巴革皮”听着就肉疼,但最绝的是那个充气的透明头枕。
这设计我琢磨了半天,到底是怕司机开车太舒服给睡过去了,还是方便后排乘客随时监督前排有没有在摸鱼?
从这个光怪陆离的座舱里爬出来,我们再看看它的身板。
5米8的车长,2米1的车宽。
我的天,这哪是台新能源汽车,这根本就是一艘准备在柏油马路上开的歼星舰。
这尺寸别说在欧洲老城,就是在国内,进个立体车库都得司机下来,拿根杆子边探边走,后面排队的喇叭能给你按出一段B-box。
所以问题来了,阿维塔花了这么大功夫,又是发光车标,又是搞这种反人类的尺寸,到底图个啥?
真就为了在车展上当个最靓的仔?
当然不是。
这背后,全是生意。
今年三月,长安汽车的掌门人朱华荣就跑到欧洲,跟人家的地头蛇BBA喊话了,说我们长安、深蓝、阿维塔要来“踢馆”了。
从东南亚到中东,阿维塔在外面已经溜达了一圈,现在终于要把战火烧到BBA的老家。
可你怎么让一个开了几十年奔驰的老炮,放下手里的雪茄,正眼瞧你一个东方面孔?
光靠便宜是没用的,得拿出点他们没见过的“狠活儿”。
这台VISION XPECTRA,就是阿维塔甩在欧洲人脸上的一张黑桃A,上面没写别的,就写着“我不跟你玩了,我要重新定规矩”。
回过头来看国内,阿维塔的日子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根据懂车帝的数据,今年7月份,几款在售车型加起来一个月也就卖个几千辆。
这点销量,在国内这个已经杀红了眼的内卷地狱里,也就是勉强活着。
想靠这个去欧洲市场跟人家拼刺刀?
显然不现实。
所以他们急需一个“精神领袖”,一台能让所有人,不管是爱车的还是不爱车的,都能记住“Avatr”这个名字的图腾。
这台概念车,就是阿维塔的一场豪赌。
它在赌,赌未来的消费者不再迷信那几个传统的豪华徽章,而是愿意为一种全新的、疯狂的、独一无二的体验掏钱。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
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最后能量产的能有几个?
那个没仪表盘的设计,能过得了各国的法规吗?
这些质疑都对,但可能没抓住重点。
概念车的使命,从来就不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而是为了吹响明天的号角。
它是一篇狂野的科幻小说,而不是一份严谨的说明书。
阿维塔用这台车告诉全世界:别再觉得我们只会堆电池、堆屏幕了,我们现在有胆子,也有能力,去想象汽车的下一章该怎么写。
所以,这艘来自未来的“陆地飞船”,究竟是阿维塔画的一张大饼,还是即将改变游戏规则的先锋?
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当一个品牌开始敢于做这种不计成本、甚至有点脱离现实的梦时,离它真正牛起来,也就不远了。
各位,评论区聊聊,这车要是真保留80%的设计量产,你觉得卖多少钱,你才会考虑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