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车市就像座大舞台,理想这类带着理想去演戏的品牌,突然就出尽风头。8月份销量数据出来,看着比去年同期少了两万多,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理想本来也不是只靠嘴上功夫,要说技术实力,特别是在增程式电动车这块,能说是拨开迷雾的神兵利器,至少以前是。你看,理想ONE、L9,甚至到现在出的小改版,都能硬扛落后技术的标签,把增程这玩意,从老土的偏见中拉回来,变成了个市场宠儿。
但,现在就尴尬了。别的不说,技术护城河这事儿,逐渐变成了只是个门票,对手都在努力复制,甚至抢先布局。华为智驾、问界的技术,像个无声的威胁箱,谁都可以用,反正都能拷贝出来。其实最终谁都明白,真正长久的优势,是用户的感知,是体验,是品牌文化和服务。而理想虽然在舒适性上赚足了口碑,但面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点,真心抓不住核心。
更别说,现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形,放在汽车圈儿,简直再贴切不过。理想把增程式电动车打磨得天花乱坠,被市场接受上天入地,结果一旦整体市场转向纯电,自己就像个没有自留地的大佬,被后辈们按在地上摩擦。这个BB稿,估计理想自己也在琢磨:是不是我这玩意一时火,就忘了自己其实是个晚辈,被人家抢着摘果子,自己还守着一个护城河。
说到纯电车,理想的新局也有看点。比如说,那款新出的纯电MPV,价格虽贵,但它的定位确实偏向高端,买得起的还是那少部分人,市场刚需不大。至于理想i8?我倒觉得,这个未来节能标志的产品,目前就像个跳梁小丑。一方面,空间还算够用,配置还不错,但价格高、受众有限,说白了,是打高端牌的一种尝试。它的核心优势,除了舒适性和快充,也没啥特别新鲜的东西—就是拿来主义的积累。
你要说理想下一步会怎么走?我个人觉得:如果只是拼超充速度和配置堆料,那短期还能混一混,但长远来说,没技术根基和差异化,终究得被模仿者赶超。而且,价格太高,性价比不上这个老问题,还是悬在那里。你说,没个亮点,光靠看上去挺有档次吃饭,能走多远?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理想要多反思,降降价,增加一些真正的创新点,要不然,等着问界或华为大队人马出来,理想的市场份额,就得慢慢被瓜分。
其实吧,车企的技术竞争,远比我们想象的折磨。谁都可以复制画面,但核心还是用心做事的能力。理想的靠的不是找群友抄抄,而是能不能真正走出一条差异化的路。像我这种爱看高手过招的人,就希望他们别总在打表面文章,实际点,比如真能推出点引领潮流的产品出来,才是真的躲过老师饿死的宿命。
反正啊,这轮市场大洗牌,不是理想孤军奋战,也不是某几个品牌在单打独斗。你问我,怎么破局?我就一句,不要光盯着快充豪华配置,还得搞真本事,研发点核心技术,别再跑偏了。毕竟,没有谁可以永远站在山顶,什么时候就会被登顶者赶下去,谁都不好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