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国三大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和大众的日子不太好过。从他们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利润都在大幅下滑,奔驰的利润直接腰斩,大众也减少了近四成。这背后,美国加征汽车关税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税大棒下的德国车企
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关税从27.5%降到15%,看起来是好事,但实际上还是比正常水平高很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目前美国对欧洲的汽车仍在按27.5%征税。这就像给德国车企的变速箱里撒了一把沙子,虽然不会立即抛锚,但会让整个运转变得不顺畅。
德国车在美国市场的情况比较特殊。从数量上看,德国车只占美国进口车的一小部分,但价值占比却超过10%。这说明德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高端车型,利润空间相对较大。这也是为什么15%的关税虽然让德国车企肉疼,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各家的"抗关税"能力大不同
面对关税压力,德国车企的处境各不相同:
奥迪和保时捷最惨。奥迪在美国没有工厂,主要靠墨西哥工厂出口美国,但现在美国对墨西哥车也加征25%关税。保时捷更惨,所有在美国卖的车都是德国原装进口,上半年因此多掏了4亿欧元关税,利润暴跌66%。
奔驰稍好一些,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有工厂,近一半在美销售的车型能实现本地组装。但仍有大量车型需要进口,关税影响不小。
宝马是"三巨头"里最稳的。它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是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不仅满足美国市场需求,还能出口到120多个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宝马至今没有下调全年预期。
在美国建厂就万事大吉了?
有些车企打算通过在美国建厂来规避关税,但这也不是万全之策:
首先,美国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很多需要进口,而美国对钢铝和汽车零部件也加征了高额关税。有数据显示,这会让美国汽车制造成本增加1000多亿美元。
其次,从美国出口的汽车到其他国家也可能面临关税问题。比如奔驰在美国生产的车有三分之二要出口,其中不少销往中国,而中美之间的关税问题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德国本土的连锁反应
车企把生产转移到美国,德国本土就要遭殃了。最近奥迪宣布要在2029年前在德国裁员7500人,大众计划裁员3.5万人,保时捷和奔驰也都有裁员计划。专家估计,德国汽车行业可能因此减少7万个工作岗位。
更麻烦的是,为了应对美国市场,德国车企可能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燃油车研发上,这会让他们的电动化转型更加艰难。毕竟美国现在对电动车不太"感冒",取消了很多补贴政策,市场还是以燃油车为主。
豪华车的实用性分析
从实用角度看,德国豪华车确实有其优势:做工精良、驾驶体验出色、安全性能高。但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会让这些优势变得不那么明显。比如一辆原本8万美元的奔驰,加征15%关税后就要多花1.2万美元,这笔钱都够买辆不错的家用车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