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汽车圈最热门的话题,是小米YU7上市订单爆棚的消息。虽然我们需要相信,这世界上一定会有奇迹。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思考,所有的违背常理和逻辑,其实都值得质疑。
但今天想聊的话题不是小米,而是选择和小米YU7同一天做预售发布会的,奇瑞品牌的首款高端C级新能源轿车,奇瑞风云A9L。
选择和小米YU7在同一天召开预售发布会,奇瑞汽车应该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所以,在小米YU7发布3分钟大定20万辆的海报之后,奇瑞汽车也发布了风云A9L的订单海报。
从小定到预售,两个多月的时间,五万多的订单,放在以前,成绩应该讲已经非常亮眼。
但是面对小米YU7三分钟超过20万多的大定,风云A9L不得不给自己的海报加了非常醒目的两个字:抱歉!
或是调侃,或者自谦?
但我个人觉得,风云A9L,其实真的应该自信一点,大胆向前,不用说抱歉。
首先,奇瑞是一家传统的造车企业,不管是奇瑞风云,还是高端星途星纪元,奇瑞的宗旨一直就是希望通过技术的升级,给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科技,更环保的出行工具。
如果这个初心不变,那么奇瑞汽车,包括现在星途星纪元的发展节奏,就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他们的重心,始终在技术的突破上,而他们的营销策略,也是始终把技术领先,作为最大的卖点。
所以,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之后,面对电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上搭载的安全问题,严谨的奇瑞集团,显然要比很多造车新势力,更为谨慎和小心。
这也导致很多消费者说,奇瑞集团在新能源市场领域的转型,似乎比较慢。
但是奇瑞董事长在很多场合都公开表示过,奇瑞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不管是电池技术还是人工智能,奇瑞起步都很早。
那至于为何产品上市会比很多造车新势力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奇瑞觉得,在涉及到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奇瑞一定是要把各种安全测试做到极致,觉得技术成熟了,才敢让技术上车,这是奇瑞集团的产品前提。
所以奇瑞高新华博士在星途星纪元的产品发布会上,一直强调:在安全技术方面,别的车企的上线,只是奇瑞集团的底线。
如果了解了奇瑞集团的这个特点,大家就能发现,相比于很多喜欢借势的车企,奇瑞集团为何能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经历起伏,但是奇瑞不仅始终是自主汽车品牌出口的一哥,而且作为目前唯一没有上市的大型车企,发展竟然越来越好,并挺进世界五百强。
而反观中国汽车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哪吒,高合,威马,恒驰,再到众泰,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这些品牌,哪一个不是风光一时?在当时他们最风光的时候,把奇瑞和他们一起提及,奇瑞就是中国车企发展落后的代表。
我参加众泰核心经销商会议时,众泰总裁就当着所有经销商公开调侃吐槽奇瑞,说奇瑞不是技术好吗?奇瑞不是品牌力强吗?现在奇瑞销量怎样?
这位总裁话音没落多久,众泰汽车就如过山车一般陷入危机,而被吐槽的奇瑞,发展却越来越稳健。
有人说,众泰倒闭不是因为模仿,是因为在燃油车领域,没有核心技术。现在新能源时代,电动汽车已经不存在技术壁垒,所以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只要销量好,就一定可以超过奇瑞这些传统车企。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众泰倒闭确实是因为在燃油车领域没有技术,那哪吒,高合,恒驰,威马,还有数十个消费者不熟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造车新势力的哀鸿遍野,难道还不能说明,不想好好造车的企业,一定是造不好车的?
那些用资本炒作的方式,把汽车这种高值耐用消费品,当日常快消品卖,短期内,确实可以赢得一部分关注。
但是年轻黄毛们的狂欢之后呢,是二手车市场出现大批量的只开了几百公里,甚至0公里的二手新车。哪吒汽车用过的这些销售技巧,只是在目前的网红车上复制而已。当资本不能持续维持谎言时,不得已草草关门,就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最后的结局。
所以,奇瑞风云A9L既然敢和小米YU7在同一天开发布会,就不要在订单上面,在意和小米YU7的差距。
所以,不管是调侃,还是自谦,我觉得都没有必要说抱歉。
风云A9L包括星途星纪元ES,目前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无论是安全操控,还是科技豪华配置,包括空间和能耗表现,都是鲜有对手的,再加上非常务实的定价,性价比也非常高。
或许在流量炒作上,风云A9L和星纪元ES确实不及网红车的手段,但是奇瑞集团毕竟是一个造车的企业,造车的企业,本来就应该专注技术的研发和突破。
如果一个造车的企业,整天不思考车型的技术如何提升突破,而是整天想着如何通过巨大的营销投入,获得短期超高的业绩,以提升在资本市场的关注。那这种车企,显然是不会获得长久的发展的。
恒大造车,不就是最近的先例吗?
恒大的工厂,现在还是全新的状态,在那里荒芜着呢。
所以,看到奇瑞风云A9L的订单海报,我想说,不要说什么抱歉,自信一点,坚持做好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全新的C级豪华轿车市场,开辟属于奇瑞自己的新纪元。
认同的,点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