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

“我真的很荣幸能够见证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从小在汽车城长大,父母都是中国一汽员工的小玉(化名),坐在观众席,看着第3000万辆车下线,眼眶微微湿润,这不仅是她见证的第3000万辆整车,更是她家族两代人汽车梦的传承。

30年前,小玉父母见证的是来自德国的“启蒙老师”,用多款经典车型,为蹒跚学步的中国汽车工业,也是为无数中国家庭,定义了何为“一辆好车”。“我妈妈开了一辆高尔夫,到今年有15年了,完全没任何问题,一汽大众的质量还是很靠得住的。”小玉说。

30年后,小玉见证的是已转型为本土化研发与制造的“最强队友”,在智能电动的新战场上,它与自信而挑剔的新一代中国用户同行。“我最近看了ID.4 CROZZ,感觉各方面都很不错”小玉表示,“而且我相信一汽-大众造车的品质,此次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让我觉得很有意义。”

这3000万辆,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进化史,更是一卷中国用户从仰望、到平视,再到与一个时代标杆共同成长的叙事诗。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国民神车”的奠基者,品质的布道者

回望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中国汽车工业尚在摸索现代化之路时,一汽-大众的成立,如同一位严谨的“德国导师”,它所传授的第一课,核心就是“品质与安全”。

它带来的,不仅是捷达、宝来等定义了“一代神车”的产品,更是一套完整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质量控制标准和供应链管理经验。从生产线上拧紧的每一颗螺丝,到遍布全国的标准化4S店服务体系,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用近乎苛刻的“德国工艺”,为中国汽车工业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现代化启蒙。

“开不坏的大众”,是工业精神的时代回响。这六个字背后,是德国工业文明与中国制造梦想的完美共鸣。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在冲压车间,每分钟18次的高速冲压以微米级精度雕琢每个部件,六序成型冲压工艺优势尽显,这是大众品牌对“形”的极致追求。每3.3秒诞生一个冲压件,微米级模具精度为人类发丝直径十分之一,这种对精度的执着,让钢铁被赋予艺术的灵魂。

在涂装车间,100%自动化喷涂以及五重防护加空腔灌蜡技术,筑起了三年不锈蚀、十二年不锈穿的品质长城。这是大众品牌对“时”的超越,让工业品获得传承的品格。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在总装车间,底盘自动化率100%,自动拧紧工具行业领先,303个A类拧紧点100%记录和分析、199个控制器软硬件版本比对、故障码100%识别与拦截等,展现的是大众品牌对“质”的永恒承诺。并且所有数据保存15年可追溯,45倍暴雨级淋雨测试、9类极限路况检测等远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是大众品牌对用户用车的关心。

在大众品牌的制造哲学里,品质是一种可感知的温度——它是新车门锁那一声清脆的闭合声,是历经岁月依旧如新的车身光泽,是十年后依然精准的操控手感。这种品质,不仅体现在产品的物理属性上,更深深烙印在用户的每一次出行体验中。

这是因为每一辆驶下生产线的大众车,都要经历一场工业文明的“成人礼”。因为大众品牌始终知道,真正的品质,源于对极限的一遍遍预演。

在静态测试中心,车辆被置于150℃的工业熔炉中,承受长达1000小时的极限烘烤。这不仅是温度的考验,更是对材料生命力的终极试炼——模拟的是在50℃极端环境下长达20年的耐久使用。同时,车辆还要经历新疆干热/海南湿热暴晒,历时18个月,车内零件最高温度可达108℃,环境湿度最高超过80%,只为让每一个地区的用户都能开上大众车。

193万公里高强度超长路试,是绕行赤道48圈的壮举,更是对可靠性的环球见证。每一款新车型必须完成的45周、8000公里强化耐久试验,是以超越常规数倍的强度,预演着30万公里使用生涯中的每一个挑战。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正是这份深入骨髓的严谨,让“开不坏的大众”从一句口碑变成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品质标杆。从东北雪原到江南雨季,从城市通勤到高原远征,大众品牌的车型用始终如一的可靠表现,让“品质安全”从抽象概念变成了中国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安心体验。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竞争洪流中,安全价值的守护者与革新者

如今,中国品牌这些曾经的“学生们”已然羽翼丰满——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通过消化吸收国际经验,结合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开启了自主创新的征程。

特别是在智能电动化这条全新赛道上,自主品牌凭借灵活的机制、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把握,实现了“换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彻底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从过去的“师徒传授”转向了真正的“同台竞技”。

但是当一些品牌热衷于堆砌配置、追逐炫酷科技时,市场也曾出现疑问:大众品牌所代表的“传统”品质安全,是否依然重要?

大众品牌用持续的进化给出答案。在变幻莫测的竞争洪流中,“安全”永远是汽车的底线,也是最高的价值共鸣。此时的“品质安全”,已从坚固的车身钢板,进化为一套覆盖车身结构、电池安全、智能驾驶辅助的全面防护体系。

这份进化,体现在三个维度。

在主被动安全领域,大众品牌坚持“最好的安全是防患于未然”。高强度钢占比达81%,A柱、B柱、车身横梁等关键部位均采用热成型钢,100%氢脆测试,匹配全方位安全气囊,C-NCAP五星占比超九成。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在底盘与操控安全方面,大众品牌相信“稳健和敏捷同样重要”。五连杆悬架配以26个橡胶铰链,让车辆在颠簸路面依然稳如磐石。大尺寸制动盘确保无论是冷车启动还是连续刹车,制动效果始终出色。创新的线控转向技术,让转弯半径比同级车小了1.2米,窄路调头轻松自如。

在电池安全方面,大众品牌对电池进行了436项测试,远超国标的53项。热失控预警只需要10秒,比国标要求的5分钟快得多。所有测试都要重复6轮,而国标只要求1轮。正是这样的执着,让其在中国市场保持了电池0起火的纪录。即使是8年或12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依然能保持在80%以上。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而对于“燃油车无法实现驾驶辅助技术”,一汽-大众并不苟同,它与卓驭科技合作深度打磨,针对性开发燃油车适配的驾驶辅助技术,经过超1400天、10万公里的严苛测试及精细调整后,攻克了动力适配、高效散热、通信与平台化适配等三大燃油车驾驶辅助技术难题。

并且其还联合打造了远超行业车规级的测试标准,系统测试项目总共5大类、超过502项,总测试时长达10个月,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5年,这一切的极致追求,最终凝练成一句朴实而坚定的承诺——让 IQ. Pilot 增强驾驶辅助技术真正做到“既好开,又可靠”,为燃油车用户带来安心、舒心的智能出行新选择。

大众品牌这份对安全的执着,正在智能电动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因为它相信,安全从来不能将就。所以在每一款新车上市前,其都要做4轮完整碰撞测试,用掉30多台试验车,进行近百次碰撞。这个测试强度,是行业标准的两倍还多。

在智能电动浪潮席卷行业的今天,当诸多品牌热衷于追逐算力竞赛与功能堆砌时,大众品牌以一份独特的清醒与定力,诠释着何为真正的“科技向善”。这份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并非保守与守旧,而是在变革浪潮中锚定价值的远见。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领航燃油时代,开创智能新篇章

当时代的车轮驶入新纪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中,大众品牌以一场贯穿燃油与电动两个时代的创新长征,诠释着何为真正的技术引领者。

在燃油车的黄金年代,大众品牌便以超越时代的远见,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

MQB模块化平台的诞生,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制造哲学的革新。它用“创造之源”的理念,将汽车制造从“流水线生产”提升至“智慧创造”的新境界,让质量与效率在更高维度上实现统一。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TSI+DSG”黄金动力组合的推出,展现了大众品牌对动力美学的深刻理解。涡轮增压与双离合的完美融合,不仅实现了力与效的平衡,更重新定义了高效动力的黄金法则。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工程智慧的极致展现。

而在安全科技领域,ESP车身稳定系统和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率先普及,彰显了大众品牌对安全的执着追求。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极限,更重要的是,它们将安全从被动防护升级为主动守护,开创了汽车安全的新纪元。

当行业迈入电动化新赛道,大众品牌以“自研元年”为起点,完成了从技术追随者到创新引领者的华丽蜕变。

在智能驾驶领域,大众品牌与卓驭科技携手打造的IQ 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打破了“燃油车不智能”的行业迷思。从全新探岳L的初试锋芒,到全新揽境的首搭端到端高速NOA,再到全新一代速腾L树立20万内燃油车智能新标杆,大众品牌用扎实的技术进步,证明了智能不分能源形式,创新无关技术路线。

智慧座舱的进化更是令人瞩目。高通8155芯片的强大算力,与云端大模型及自研AI技术的深度融合,让车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懂你所需的智慧伙伴。更重要的是,大众品牌率先实现了燃油车的全域OTA升级,让“常用常新”不再是电动车的专属特权。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大众品牌的技术长征,展现了一条清晰的创新路径——既要深耕传统技术的持续进化,又要拥抱新兴技术的突破创新。这种“双轨并行”的创新战略,正是大众品牌能够始终屹立潮头的根本所在。

未来,大众品牌将全维进化。2026年起,其将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

收到3000万辆的信任坐标,一汽-大众与中国汽车工业的时代共鸣-有驾

侃车说

3000万辆,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它见证了一汽-大众从“启蒙老师”到“最强队友”的深刻蜕变,也记录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蹒跚学步”到“平视世界”的壮阔历程。从捷达皮实耐用的品质启蒙,到如今在智能电动新战场上的全维进化,大众品牌始终以其对“品质安全”的极致坚守,回应着每一个时代中国用户最根本的信任。

这辆驶向未来的车,引擎里轰鸣着燃油时代的深厚积淀,方向盘上连接着智能时代的创新脉搏。它的名字,始终是大众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