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刚刚拥有新车的朋友来说,喜悦之余,一个现实的问题很快就会摆在面前:车辆的后续保养,究竟应该在哪里做?
这个问题常常让人陷入两难。
一边是4S店销售人员恳切的提醒,他们会反复强调,在保修期内回到授权经销商处进行保养,是保证车辆持续享受厂家质保服务的必要条件,否则一旦车辆出现问题,可能会因为保养记录不全而产生理赔纠纷。
另一边,则是身边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或者朋友的建议,他们认为4S店的保养费用偏高,同样的项目在外面专业的汽车维修厂做,不仅价格可能便宜近一半,而且在配件和油液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让很多车主感到困惑和纠结。
去4S店,感觉多花了不少钱,心里不太甘愿;去外面的维修厂,又担心真的会像销售说的那样,影响到车辆的保修权利,万一核心部件出了故障,岂不是因小失大。
那么,新车保养是不是真的和4S店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个问题仔細地分析清楚。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来看,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维修保养地点的权利。
早在2017年,国家商务部就已经正式施行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有条款明确指出,供应商和经销商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
这条规定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汽车厂家和4S店不能强制要求车主必须在他们的店里进行保养。
法律赋予了每一位车主自由选择的权利,只要您选择的是一家正规、合法、具备相应维修资质的修理厂,并且保养过程中使用的零配件和油液都符合或者高于厂家规定的标准,那么您的车辆就依然享有正常的保修权利。
4S店不能单方面以“未在本店保养”为理由,拒绝履行其应尽的保修责任。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就像我们购买了一台品牌电视机,在保修期内,我们自己用什么牌子的清洁布去擦拭屏幕,并不会影响电视机核心部件的保修。
汽车保养也是同理,更换机油、滤清器等属于常规的维护行为,只要操作规范、用料合格,就不能成为厂家推卸责任的借口。
此外,国家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以及汽车“三包”政策,也为消费者的这项权益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只要您能提供出完整的、合规的保养记录和凭证,厂家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质保责任。
然而,法律上的权利和现实中的操作往往存在一些差距。
虽然我们有权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新车的保修期内,我们还是需要采取一些审慎的策略,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这里面,新车的首次保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对于首保,我们强烈建议每一位新车主都务必回到购车的4S店去完成。
这主要是基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绝大多数汽车品牌的首次保养都是由厂家免费赠送的,这是一项明确的福利,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首次保养并不仅仅是更换机油和机滤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为新车建立官方健康档案、激活全国联保资格的重要仪式。
在首保过程中,4S店会将车辆的各项信息进行全面检查,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汽车厂家的中央数据库系统。
这个步骤完成了,您的爱车才算正式进入了厂家的质保体系。
如果错过了这次官方的“登记备案”,未来车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厂家在系统中查询不到首保记录,就很有可能以此为由判定车辆“脱保”,届时您将失去整个质保期内的所有权益,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度过了关键的首保之后,在接下来的保修期内,我们就可以根据保养项目的不同,采取更加灵活和经济的策略。
我们可以把车辆的保养项目分为两类来看待。
一类是关系到车辆核心性能和安全的关键项目,比如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
这些部件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一旦发生故障,维修成本极其高昂。
对于涉及这些核心部件的保养,例如更换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油等,我们建议还是优先选择在4S店进行。
这并不是说外面的修理厂做不好,而更多的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考量。
如果在外面保养,万一将来这些核心部件出现问题,4S店在处理保修时,很可能会对您在外的保养过程提出质疑,比如所用油液的规格、真伪,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等等。
届时,举证的责任就落在了车主身上,您需要提供各种发票、凭证来证明自己的保养是合规的,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耗时耗力。
而在4S店保养,所有的记录都清晰地保存在他们的系统中,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界定会相对清晰,维权过程也会顺畅得多。
另一类则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常规易损件更换项目,比如更换空气滤芯、空调滤芯、雨刮片、火花塞,甚至包括刹车片的检查与更换等。
对于这些项目,选择一家信誉良好、有资质的第三方维修连锁店或者社区里口碑好的修理厂,就是一个非常明智且划算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一次更换机油机滤的小保养,在4S店的费用可能在六七百元甚至更高,而在外面的品牌连锁店,使用同等品质甚至更高品质的品牌机油和配件,费用可能只需要三四百元。
一年下来,仅在这些基础保养上就能节省下可观的费用。
当然,选择在外面保养,我们自己也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妥善保管好每一次的保养凭证。
这包括写明了维修项目和日期的正规发票、记录了保养时车辆里程和所用材料清单的维修工单,以及所用配件(如机油)符合厂家认证标准的证明资料。
将这些单据拍照后存储在云端或手机里,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您维护自身权益最有力的证据。
当车辆安全驶过保修期之后,情况就变得简单明了了。
这个时候,您就拥有了完全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对车辆的了解程度,自由选择任何您信得过的维修保养地点。
无论是大型连锁维修企业,还是家附近技术过硬的修理铺,都可以成为您的选择。
通常,脱保后的车辆在这些地方保养,费用会比4S店便宜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而且服务时间更灵活,选择也更多样。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我们特别对待。
比如,对于结构复杂、技术更新快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涉及到核心的三电系统检修,建议还是尽量回到4S店,因为他们拥有更专业的检测设备和经过厂家培训的技术人员。
此外,如果您在短期内有出售车辆的计划,一份完整的4S店保养记录,在二手车市场上通常被视为车辆精心维护的证明,有助于提升车辆的估值。
最后,如果您对汽车知识了解不多,也无意花费时间去研究,那么选择流程化、标准化的4S店,虽然花费较高,但确实是最省心、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万一真的遇到了4S店以“未在店保养”为由试图拒绝保修的情况,我们也不必慌张。
首先,冷静地拿出您精心保存的所有合规保养记录,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指出具体是哪一项保养不符合国家规定或厂家标准。
如果对方依然坚持拒保,您可以要求他们出具一份书面的拒保理由说明。
拿到书面证据后,您可以立即拨打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进行投诉,或者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许多实际案例中,消费者通过这种理性的维权方式,最终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