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智能化迈入深水区的当下,一次高质量的OTA,足以决定一款产品能否持续保持产品竞争力,而这恰恰是合资品牌的弱项。
东风日产显然意识到了这点,其5月上市的新车N7,自交付后迅速跻身合资纯电市场销量前列,并在近期快速迎来了其生命进程中的首次OTA推送。
这次版本更新,围绕NISSAN OS系统展开,重点针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体验等核心进行优化,带来了超过100项新增与改进。
针对这次OTA,我们也在山城重庆对N7进行了详尽的试驾,抢先体验到了更新后的辅助驾驶、智能泊车和NISSAN OS车机系统,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感受下,来自合资品牌新车的首次OTA,“下料”究竟有多猛。
高速NOA:更类人,更省心
本次试驾中,最明显的感知提升来自辅助驾驶。作为日产与Momenta合作的成果,N7搭载了行业一线的端到端驾驶辅助大模型,基于纯视觉感知架构,提供了覆盖高速与高架路段的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
在重庆早高峰的高速、快速路上,我们多次尝试变道、超车及出入匝道,系统能做到及时的判断并执行,尤其是在对大车的“绕行避让”策略和对慢车的“提速-变道-超车”上,展现出了高度类人化的驾驶逻辑,从上高速到下高速,全程未接管,也没有出现惊险操作和风险。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种成熟稳定的NOA表现,不仅展现出了良好的效率,也体现出了系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自信”,给司乘带来了相当不错的安心感。
从底层逻辑看,这种由AI大模型赋能的辅助驾驶并不是靠单纯堆砌传感器和算力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上百万个典型人驾场景碎片(clips)对大模型进行训练,再结合感知、预测和行为规划的整合,才能做出的更符合人类驾驶习惯的决策。
这让整套系统在应对复杂交通环境时显得更加从容,毫无疑问,这套更新后的高速NOA,将在车主长途出行时大大减轻驾驶压力。
智能泊车辅助:从容有度
如果说高速NOA展现的是宏观决策能力,那么泊车系统则考验微观操作的精密度。在升级后的N7上,这套智能泊车辅助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泊车风格可选——用户可根据个人习惯,在“快速”“舒适”“平稳”三种风格间切换。在实际体验中,我们选择“舒适”模式进行极窄车位泊车,车辆执行时路径清晰、方向调整幅度柔和,整个泊入过程不仅高效,而且几乎没有明显顿挫。
其次是泊车过程的“可视化”升级,屏幕上的进度条实时反馈泊车状态,用户可以精准掌握当前泊入进度,消除了此前“等系统慢慢来”的心理不确定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在“窄位泊车”时的表现。当遇到仅比车宽多出几十厘米的车位时,系统能自动识别其为极窄车位,用带红线的目标车位标识出来,并通过三点式掉头来实现泊入,泊入过程中还会自动收起外后视镜。
同时,驾驶者也可以下车后通过手机App来完成泊车操作,新版本中遥控泊入支持自动挂P挡,泊车结束即锁车断电,省去了人为介入的繁琐流程。
可以说这次OTA对N7的智能泊车辅助能力提升是巨大的,无论是车上控制还是APP远程操控,逻辑链路清晰、车辆控制稳定、细节优化到位,实现了了泊车功能从“可用”到“爱用”的跃迁。
NISSAN OS 1.1:更有温度的智能座舱
本次N7的智能座舱系统版本升级到了NISSAN OS 1.1.0,从UI设计到交互逻辑都更加顺畅,还提供了许多独到的新功能。
首先在交互上,大模型助理“小尼”带来了更类人的体验。它不仅能实现对空调、导航、冰箱、娱乐等常规功能的控制,更能通过视觉识别判断是否为儿童乘客,并切换到儿童语音语气,这种贴近生活场景的拟人化设定提升了家庭用车的亲和力。
实用功能方面,系统新增了“哨兵模式”功能,启动哨兵后会在车辆停泊状态下主动监测周边环境,如果出现可疑人员靠近、车辆碰撞等,会360°视角录制视频并推送手机APP提醒,防止出现停车出现事故但找不到人的情况。
此外,车机的桌面还新增了许多情绪功能,比如3D车辆模型增加积雪效果、可在桌面上随意拖动的多种趣味贴纸等,满足车主们的DIY需求。
这些功能表明,日产N7的OTA并不是在“功能堆料”,而是真正思考过车内用户的使用场景,针对性地进行体验优化。
写在最后:一次有纪念意义的OTA
在智能化体验之外,本次试驾我们还深度体验了N7的驾乘体验,得益于优秀的独立悬架和传统合资大厂的调教功底,N7的转向精准却不沉重,车身响应柔和却不发飘。
在复杂市区路况下,车辆对坑洼的过滤处理得很不错,加上静谧性良好的座舱环境,让N7这台车不仅在智能化表现上可圈可点,还在舒适性上体现出了越级的实力。
总的来说,此次日产N7的OTA升级,既是一次扎实的产品打磨行为,更是为车主和消费者们准备的一颗“定心丸”:“常用常新”的持续迭代能力不再是新势力品牌的专属,传统合资大厂也能做到。
OTA的意义不止在于让用户感知“新功能”,更是品牌对产品生命周期负责的表现。从这一点看,日产N7在智能化道路上迈出的这一步,值得肯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