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

最近这几年,要说买什么东西最让人纠结,很多人可能不会说房子,反而会说是新能源汽车。

确实,现在的电车市场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

外观设计、智能配置、续航里程这些还好说,大家多少都能看明白,但最近又冒出来一个新概念,叫“电压平台”,什么400V、800V,甚至还有900V的,一下子就把人给搞蒙了。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你去车店里看车,销售人员可能会很自豪地告诉你:“我们这车可是最新的800V高压平台,充电快,性能好!”这话听多了,大家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这电压高低,到底有多大区别?

是不是数字越大就越厉害?

多花好几万块钱去买个高电压平台的车,到底值不值?

这究竟是实打实的技术进步,还是厂家为了卖车搞出来的新花样?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破除一个最普遍的误解,那就是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电压越高,充电就一定越快”。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有时候甚至会完全相反。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咱们来看两个市面上真实存在的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说小鹏汽车的G6,它宣传自己是全域800V高压平台,它的充电速度确实非常惊人。

根据很多实际测试,在配套的超级充电桩上,这台车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超过400公里的续航,峰值充电功率能达到450千瓦以上,换算成电池充电的专业术语,就是达到了5C的水平。

这基本上就是你下车去个洗手间,回来喝杯水的功夫,车子的电量就能从快没电充到八成以上,极大地缓解了长途出行的充电焦虑。

那么,按理说900V平台的车,应该比800V的更厉害吧?

可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另一款宣传自己是900V架构的新车,乐道L60,从目前公布和测试的数据来看,它的充电表现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它的峰值充电功率大约在185千瓦,充电倍率在2.75C左右。

这么一对比,差距就非常明显了,800V的小鹏G6在充电速度上,几乎是这款900V车型的两倍多。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厂家宣传的电压数字,电压高并不直接等于充电速度快。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完全是为了充电快,那为什么现在各大车企都在拼命地研发和推广800V、900V这样的高压平台呢?

多出来的这些电压,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

其实,高电压平台的核心优势,并不仅仅是“快”,而在于一个更基础、更关键的词——“效率”。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生活常识来理解。

想象一下,我们要把一个大水池里的水(可以理解为电能)通过管子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要想输送得快(也就是功率大),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把水管做得非常粗,让大量的水同时流过去,这就是“大电流”的思路。

另一种是水管不用太粗,但是我给水施加巨大的压力,让水流速度变得飞快,这就是“高电压”的思路。

过去主流的400V平台,走的就是第一条路。

为了实现比较快的充电速度,它必须承受非常大的电流。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我们初中都学过物理公式: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在功率固定的情况下,电压低,电流就必然会很高。

而大电流有一个非常麻烦的副作用,那就是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物理学还有一个焦耳定律,简单说就是发热量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电流增加一倍,产生的热量会变成四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400V的电车在快充时,充电枪和线缆会变得很烫,车子本身为了保护电池,一旦温度过高,就会自动降低充电速度,结果就是充电越到后面越慢。

而且,为了安全地承受大电流,400V平台的车,内部的电线电缆都必须做得又粗又重,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占用了宝贵的车内空间,还增加了车身重量,影响续航。

而800V以及900V高压平台,走的则是第二条路,也就是“高压低流”。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同样是实现300千瓦的充电功率,如果把电压从400V提高到800V,电流就可以直接减半。

电流小了,根据刚才说的物理定律,发热量就急剧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内力运转的损耗变得极小。

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

首先,因为发热大大减少,充电系统可以长时间保持在高功率状态下工作,不会轻易因为过热而降速,所以整体的充电时间就缩短了。

其次,因为电流变小了,车内的电线电缆就可以做得更细、更轻,这对于汽车的轻量化、空间布局和成本控制都是极大的利好。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最后,能量损耗小了,意味着从充电桩出来的电,有更大比例被实实在在地充进了电池里,而不是在传输过程中变成热量浪费掉了,整车的能源效率就更高了。

这种高效率不仅体现在充电上,也体现在日常驾驶中,比如电动机的响应会更快,能量回收的效率更高,在高速上行驶也更省电。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高电压平台只是打下了一个好的“地基”,房子能盖多高、多坚固,还得看上面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一辆电车来说,这个“材料和工艺”就包括了电池本身的技术、管理电池的电脑系统(BMS)以及整车的散热系统。

如果电池本身不给力,承受不住大电流的冲击,或者电池管理系统不够聪明,不能精确地控制温度和电压,再或者散热系统跟不上,那就算给你一个1000V的平台也是白搭,只是个空架子。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说,同样是高电压,不同车型的实际表现会差那么多。

最后,我们还得面对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充电桩。

400v、800v、900v电车区别在哪?谁更省钱?一文说清楚-有驾

你买了一台能支持超高速充电的“未来战车”,结果开到公共充电站,发现大部分充电桩的最大功率只有120千瓦,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是60千瓦的老桩。

这就好比你家换了千兆光纤,但给你信号的基站网速却很慢,你的体验并不会有多少提升。

你的车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桶,但充电桩这个水龙头出水量就那么点,你还是得耐着性子慢慢等。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建设新的大功率充电网络,像华为、小鹏这些企业也都在布局自己的超充站,未来这个短板会逐渐被补上。

所以,综合来看,到底该怎么选呢?

这得看你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你平时主要是在城市里上下班开,家里或者单位有地方能安充电桩,习惯了晚上回家就充上电,对充电速度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

那么,一台技术成熟、价格更实惠的400V平台车型,其实完全够用了,性价比非常高。

但如果你经常要跑长途,对充电时间特别敏感,或者就是个喜欢追求最新科技的爱好者,那么选择一台真正做得好的800V或更高电压平台的车,无疑会带来更好的体验,这笔钱花出去,能实实在在地买到便利和效率,也算是为未来几年的用车生活提前做了投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