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死亡实验”视频刷爆朋友圈——两辆同款车分别保持标准胎压2.3bar和调低到2.0bar,暴晒2小时后,低压车的胎壁温度飙到85℃,轮胎钢丝层直接融化,随时可能爆胎!
评论区炸锅了:“我去年夏天特意放气,这不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
“到底该听4S店的还是修车店的?”
其实这事儿早就有权威数据:国内75%的爆胎事故是胎压不足引起的,而夏天恰恰是“低压爆胎”的高发期!
“胎压调低更安全”是害人误区!
很多老司机觉得天热轮胎会膨胀,自作主张把胎压降到2.0bar,结果反而更危险!
胎压过低时,轮胎侧壁反复弯折摩擦,就像反复弯折铁丝一样会发热断裂。
视频里低压车胎壁温度飙升到85℃,就是这个原理——橡胶烫化了,钢丝层露出来,和烧红的铁片没两样!
保命公式不是拍脑袋,科学数据有依据!
车企贴在车门上的标准胎压值(比如2.3bar)已经考虑了高温膨胀,直接照着打气最稳妥!
怕爆胎?
太平洋汽车实测建议:夏天胎压=标准值+0.1bar。
比如标准是2.3bar,打到2.4bar刚刚好,既能避免过度膨胀,又能防止胎壁过热。
停车躲开“轮胎杀手”,省下换 tire 钱!
消防部门早就警告:暴晒后的井盖温度超过80℃ ,沥青补丁被晒化后黏住轮毂, 分分钟把橡胶撕下一层皮 !
与其纠结 胎 压,不如停车时多走两步找树荫 ,或者盖个遮阳挡——毕竟换条轮 胎大几百 ,遮阳挡才几十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