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一点,城市的灯火还算阑珊。在东三环一处雷克萨斯的展厅里,最后一台GX被缓缓推出展厅门口。销售小哥嘴上挂着职业微笑,实际上眼神里已经透着一丝无奈。这辆号称“精装普拉多”的大家伙停在那里,玻璃反射出路灯的隔世冷光。冷静地说,这不是一部人人都能招待得了的“家用SUV”,其实它的主人,也很难确切地描绘——买它的人,是真的喜欢OR是被行情推着走?问题就摆在这三百零八台的销量上,摆在那张小小的销售榜单末端。
有人说,“降价还不够狠”,这话并非在夸张。早些时候,雷克萨斯GX刚上市时,整个汽车圈子都在传:不用加价,但落地不能低于八十六万。现在优惠了几万,裸车价降到七十七万八,落地依旧接近八十三万以上。三百多台的月销量,在所谓“豪华越野SUV”里,并不算灾难级惨淡,不过——也实在称不上风光。看似价格在松动,本质上还是离大家的购车预期有点远。没错,GX不是爆款,不是热搜,但它的“冷”并非无根之木。
照例分析,这事儿绕不开三根主线。如同刑侦案子找线索,不能只看一个角度。第一条原因就是它骨子里的“贵”。雷克萨斯在国内的“中高端”车型,定价明显高攀着梅奔、宝马。你说它是日系豪华,它也不否认,但很难让民众彻底买账。RX的价格在四十到六十万区间,LX跳到一百四十万以上。GX呢,卡在八十万起步,顶配一脚门槛干到接近一百万。你说“二线豪华品牌”,但“头部豪华定价”,这逻辑,和破案时明明该找动机,却只看表情一样扭曲。
第二根线索,是高价却没配好东西。如今动力既然交给了2.4T混动,性能确实提升,但爱车人多少还念念不忘过去GX460那台敦厚的八缸机。现在的GX是四缸,虽说油耗省心,但气场未免短了一截。简单算账,一台四缸雷克萨斯,卖八十万+,几个能服气?奔驰G350都是四缸了,标价到一百六十多万,也是被吐槽得歪歪扭扭。再看GX,面对路虎卫士拼命打骨折降价,主销3.0T六缸,还空间更大、越野实力也不怵它。这场“性价比之战”,雷克萨斯多少有点“自我陶醉”:认为自己贵有贵的道理,但市场可不陪着它做梦。
第三条,也是最易被忽视的一条:冷门,稀缺,渠道难。 你进任何一个雷克萨斯4S店,ES、RX现车一堆,GX和LX纯凭运气。经销商权限高了也不保证有现货,小城市去探店,几乎只能看图纸——等车比等案子结案还漫长。稀缺倒是能提升逼格,可惜这年头“等得起”的人,比买得起的还要少。现实点说,销售都盼着客户多点耐心,可真要等好几个月,只怕连销售自己都要先扛不住了。
此外,GX自身的定位,绝对不是“家用通勤王者”。它偏向硬核越野,适合“喜欢个人驾驶”的人。轴距和RX相当——不到两米九,乘坐空间并不奢侈;四驱系统的结构让地台隆起较大,后排腿部空间比主流家用SUV都要紧巴巴,体型高的人乘坐舒适度算不上优秀。座椅又薄,虽说二排能调节靠背,好歹留点余地。通俗点讲,要舒适就去买RX,要越野买GX;但既不舒适又让你“拼越野”,能接受这个平衡感的车主,大概率还有一堆面临选择的理由:多半不是家里就差这台车。
其实,雷克萨斯GX并非坏车。机械素质扎实,非承载车身,托森四驱,这些词在硬派越野车圈层都是“有底气的证据”。外形也是高大威猛:纺锤形进气格栅看着像是在和空气掰腕子,三眼矩阵式LED大灯,带点“腥风血雨”的味道,气场拉满。主力车型标配行李架,顶配带马克莱文森音响。但这些“豪华指标”如今已经不足以遮盖大众更关注的东西:空间、动力和价格。新势力们一边疯狂卷舒适和价格,路虎在隔壁用降价砸地板,雷克萨斯GX还在“自己的节拍”里缓慢旋转。
写到这里,依稀能听到展厅里销售和客户的最后一句对话:“这车能再便宜点儿吗?”销售摇头,“差不多得了,老板都说优惠到底了。”这话像刑警队里的老油条吐槽新来的案子:“你要证据,我就能给你看点儿,但想要结论,别全指望我。”
那么,到底GX值不值八十多万?还是说,作为购车的人,你愿意为“非主流硬朗”买单?这个选择既关乎钱包,也关乎格局。三百零八台的销量,不过三百零八个人对豪华越野的理解,也许刚刚够填满北京一个中型小区的地下车库罢了。剩下的,就得看市场自己去决定。雷克萨斯GX这个名字,或许注定不是成为全民热议的主角,但不甘于平庸的产品,也终究不会为尘埃而生。
说到底,买车像办案。你有线索,有动机,也有利益衡量,但最终,是每个人的现实与理想在车钥匙面前拉扯。那么,你想好了吗?在如今的新势力横行、BBA争宠的局面下,你愿意等一台冷门的雷克萨斯GX吗?如果现场留给你一把钥匙和一份报价单,你会怎么选?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