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提的风云A9L十一期间跑老家累计964公里,用车体验整体表现不错但车身偏大停车略有困难,动力强油耗有限但续航仍有提升空间
我记得那天我刚提车,心里还挺激动的。十一,一家人开车回乡下,正好用。第一感觉就是车挺大,532的车身尺寸。其实我对大片车有点心理准备,但上高速还是觉得用力点,变道超车都得提前打信号,眼睛得盯着两个侧后视镜。尤其是在乡间狭窄的乡道上,停车更是麻烦,比我以前那台A级车难度大很多。记得邻居老李见我开回来,他打趣说:你这车,看着挺威风,但真停车不方便吧?我心想,主要还是太大了,油车要好操控点。
我刚翻了下手机里的照片,发现十一期间也拍了些车里细节。风云A9L的中控屏幕挺顺滑的,操作比我想象中要灵敏。平时我调导航、听歌、开空调都挺顺手。高速上的风噪还算接受范围,胎噪当然跟路面有关——老路面还能忍受,新修的路面胎噪涨得厉害。对比之前用的油车,噪音还是少了不少,尤其车内静谧感增强,心情就跟舒服了。
动力这块我感受挺深的。比如那天早上,刚起步时,带着老婆和孩子,红灯一转,轻轻踩油门,车就差点拍到屁股了,推背感很强。超车的时候也是,特别是在乡间的平坦路面,踩油门就像火箭发射似的,一次超车轻飘飘就过去。对比我上一台A级车,差距真不是一点点。用料上,我觉得这车虽然不是旗舰级,但整体反应灵敏,感觉挺有劲。
对了,网上有人说底盘调得偏软,坐着像在船上飘,我倒不觉得。其实这个说法我听了挺有道理的,但真要讲,归根结底还是对路况的适应问题。那天有段路在山路上,凹凸不平挺多,车的起伏还是存在,不过比起我之前那台紧凑型车,已经软不少。特别是过减速带,我记得以前那车硬得要命,顶得我都疼,现在这车软了不少,过弯也更稳。
我特别喜欢车的转向和悬架调校,不硬也不软,是刚刚好的感觉。对比同价位的其他品牌,比如某些自主品牌的SUV,风云A9L在舒适性上略占优势。哎,说起油耗,真是复杂。第一次跑高速,几乎没怎么用油,基本这是用的节能混动模式。按理说,140公里时,电池耗了大概70%,平均每百公里油耗在6-8升左右吧(这估算不算太粗略?),续航大概是200公里左右,满电状态。今天回路上堵死了,速度压不动,但表显电量没掉太多,看着挺安慰的。
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单纯用纯电模式,续航能不能再提高点?没细想过为什么,因为我其实觉得车的节能配置还挺聪明的。只要能多跑点路,估计车厂还会继续优化电池容量吧。毕竟,没人愿意跑得特别慢,还得不停充电。
说起油耗,感觉试驾的BMW或奥迪那种车要更费油一些。其实我这里还挺好奇,车厂说的百公里油耗是按理想条件,但我用路况不佳、堵车较多的实际环境,能达到多少?我对比了一下身边朋友的油车,用着油耗差不多在7-9升/百公里,虽然长年涨,但实际操控一台紧凑油车,百公里都算挺划算的。你们觉得呢?长远来看,这车的保值率怎么样?我猜它的赛车基因和配置,可能比普通车要好点,但也不至于迈巴赫那么夸张。
再说一个细节吧,我记得我在朋友圈翻了几张车的照片,发现车内的储物空间还挺实用。有个细节挺让我印象深刻,就在我刚才翻相册时看到一堆孩子的零食和瓶子,竟然都能放得下,不用挤成一团。之前觉得大车空间巨额用料浪费,实际用过后才知道,空间大点的车还能让出行更轻松。
你们觉得,车身偏大会不会影响日常?我自己算了个心算:如果每天上下班,往返50公里,油耗都在7升左右,百公里油钱最低也得要个3块多,算下来每月油费得100块左右。再加点停车难,尤其在城里,能不能把这份宽大当作一种硬性要求?或者说,调整心态,看车大的优势远大于不便?
我认识一位朋友,推荐我试试自家的车,说车大就能装下娃娃车、行李箱,开出去感觉心情都不一样。说实话,我一开始还觉得车大是负担,但看了看家里那娃娃车竟然能扔后排,他说的也有点道理。
对了,小跑题:你们平时会怎样应对车身超大带来的停车难题?我天马行空想过,能不能让车自动停车,像动画电影那样,自动寻车位,但实操嘛,太复杂了吧?还得考虑车场的摄像头是否识别,短时间内也搞不定。哎,这种未来感事件,倒是挺有趣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最后说到,整个用车体验还算满意,除了停车真的得动脑筋。续航还可以继续摸索,可能后续会推出增强电池容量版本吧。感觉这车就是个平衡术的产物,既有一定性能,又能让人安心用。你们觉得,像我这种用车惯,买这类车合不合适?还是得等油耗更低,续航更长的版本出来?
大概问题得留到以后再说吧。希望下一次我能实际跑个2000公里,看看长途的表现是不是更稳定点。这车的油和电,到底还能调配出多大空间,我们拭目以待吧。
——END——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