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一个月卖一万五千多台,这个数字砸出来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慕尼黑和斯图加特的空气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咔嚓”声。那不是什么东西碎了,那是老钱们几十年来辛辛苦苦构建的“豪华鄙视链”,断了。
彻底断了。
以前我们聊百万级SUV,聊的是什么?是宾利添越的百年手工缝线,是库里南那个能把人晃瞎的帕特农神庙,是宝马X7那个越来越大的猪鼻子,是奔驰GLS那个能当传家宝的三叉星徽。大家默认的规则是,这是一场属于贵族的派对,入场券就是V8发动机的咆哮和几代人的品牌传承。这玩意儿,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你买的不是车,是通往上流社会的一张门票,是一种“我跟你们不一样”的自我催眠。
讲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我当年疯狂迷恋诺基亚,觉得能换壳就是宇宙的真理。
但现在,坏了菜了。一个叫问界的哥们,不讲武德,直接没拿门票,而是揣着个炸药包就冲进了派对现场。他不是来抢蛋糕的,他是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的。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价格打下来,把蛋糕端走了。那问界M9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吊灯给拆了。
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这就是。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什么体面和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你看那些传统豪华品牌,一个个都懵了。宾利还在琢磨下一代大灯要用水晶切割还是钻石镶嵌,劳斯莱斯还在纠结车里的木头是用阿尔卑斯山的还是亚马逊的。他们以为自己是在搞艺术品,是在维护信仰。结果问界M9直接把三块大屏幕怼在他们脸上,弄得跟个移动的IMAX影院似的,然后用一个鸿蒙座舱告诉所有人:你们那套所谓的“机械美学”,在我们这个“赛博客厅”面前,就是个笑话。
你跟我讲4.0T V8的声浪有多么雄浑,我儿子在后排用15寸大屏看《熊出没》笑得比你发动机声音还大。你跟我讲Nappa真皮的触感有多细腻,我老婆在副驾用零重力座椅直接就睡过去了,还打起了呼噜。你跟我讲你的品牌历史有多悠久,对不起,我车里的KTV能唱周杰伦二十年前的歌,够不够悠久?
凭什么!凭什么我花一百万买的车,连个流畅的导航都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过去,技术的定义权掌握在这些百年老店手里,他们说V12就是比V8高级,机械仪表就是比液晶屏有味道。但现在,技术的最终解释权,回归到了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里。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那个看起来很牛的FSD,而在于能不能躲开菜市场门口逆行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责任就直接被定性了。智能座舱的牛逼之处,不在于跑分多高,而在于能不能在我儿子哭闹的时候,一秒钟内找到他要看的那一集汪汪队。
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还在不务正业,还在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奥迪说要暂停电动化,宝马奔驰的电车卖得跟闹着玩似的,销量同比下滑百分之十几。他们还在用“油改电”这种压缩毛巾一样的产品糊弄人,以为换个壳子,大家就认不出来了。
他们错得离谱。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以前也觉得奔驰的大标就是天,开出去就是身份的象征。但现在,我坐在朋友的问界里,看着那个巨幕放动画片给我儿子看,我突然悟了。我需要的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血统,而是一个能让我儿子在堵车的两个小时里彻底闭嘴的解决方案。我需要的不是引擎的咆哮,而是能在我累了一天之后精准把我扔到地库车位的自动泊车。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精神分裂。一边说传统豪华一文不值,一边又怀念V8的轰鸣。人类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对吧?
讲真,库里南的车主说买的是艺术品,这话没错。那玩意儿确实是艺术品,是钱的味道。但问题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发现艺术品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帮你抢到充电桩。当小米SU7用2秒多的加速把宝马M系干趴下的时候,所谓的“驾驶乐趣”就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当问界M9的车主能在露营的时候用外放电功能煮火锅时,添越那个需要选配几十万的野餐篮子,就显得有点行为艺术了。
这套鄙视链的逻辑,崩了。就是崩了。
不是说宾利、劳斯莱斯没有价值了。它们当然有,只不过它们的价值,已经从“交通工具”这个分类,被强制划分到了“奢侈品”甚至“收藏品”里。就像百达翡丽,你不会真的戴着它去挤地铁,它的唯一功能就是告诉你和你身边的人:你看,我买得起一块不需要看时间的手表。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如果你有100万预算,买宾利还是买问界?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会买问界M9的人,根本不会去看宾利。而会买宾利的人,可能压根就不知道问界是个什么东西。这两种消费,已经不是选择题了,而是物种隔离。一个追求的是当下的、极致的、甚至有点过剩的功能满足;另一个追求的是历史的、符号化的、用来证明自身阶层的精神图腾。
所以,问界M9赢了吗?不,它没赢。它只是把桌子掀了,让大家都没得吃,然后自己从废墟里掏出了一个电磁炉开始煮泡面,还问周围的人香不香。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卖车载冰箱和露营帐篷的。因为大家突然发现,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车里的生活,和假装在生活。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