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放弃纯电SUV”,转身押注混动,是为何?

当整个行业都在为电动化摇旗呐喊时,本田却在7月5日,来了一脚“急刹车”,宣布“放弃开发大型电动SUV”,转而将资源集中到混动车型上。

为何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本田“放弃纯电SUV”,转身押注混动,是为何?-有驾

大环境下,本田并不是孤例

其实本田不是孤例,奥迪在今年6月也撤回了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计划,奔驰、宝马、沃尔沃这些传统巨头也在悄悄“踩刹车”,取消放弃全面电动化。

为什么百年车企都开始放弃全面电动化了?不是还有人分析油车倒闭是趋势的吗?之前也有人说以后一定是电车的天下,结果呢?

咱们先看组现实数据和分析:

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今年二季度纯电销量增速比去年慢了近三成;

全球这么大的新能源市场,现在根本接不住,欧美等不少地方充电桩都没铺明白;

国内三四线城市的朋友更懂,找个快充桩没枪没位要等啥的,还得转悠半小时,不像买燃油车就看性能配置,买电车你得先研究充电地图,回趟老家都得先规划充电站。

所以充电这事儿,真不是靠车企喊两句“技术突破”就能解决的。

本田“放弃纯电SUV”,转身押注混动,是为何?-有驾

政策就像“一阵风”

此番,本田的算盘其实很实在。他们原本押注的大型纯电SUV,目标用户是美国家庭用户,需要三排座椅、大空间。

但无论咋规划,都不如政策的一阵风。

原因主要在于特朗普刚签的“大而美法案”,这可是个狠招,9月底取消电动汽车购买的7500美元补贴。

这对电动车市场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包括本田在内的不少车企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在美卖不动新能源,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厚非的事实,想要更好的活下去,就得求变。

因此就顺理成章的规划为了品牌的主要销量来源——纯油+混动。

本田“放弃纯电SUV”,转身押注混动,是为何?-有驾

继续沉淀,厚积薄发

从销量数据来看,本田在国内混动车型的市占率常年稳在前五,去年全年混动车型贡献了近30%的利润。

转向混动后,他们计划2027-2030年推出13款新混动车型,目标2030年卖220万辆,是2025年纯电目标的2.2倍。

这哪是放弃电动?分明是把资源先投入到“能赚钱、能走量”的混动上,等纯电市场成熟了再发力。

有人可能会说,混动是“过渡技术”,早晚会被纯电取代。但现实是,全球充电设施普及至少还得5-8年,三四线城市的电网改造、充电桩建设更是个长期工程。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一辆能加油能充电、没有续航焦虑的车,才是当下最实用的选择。本田这时候押注混动,与其说是“保守”,不如说是“务实”。

本田“放弃纯电SUV”,转身押注混动,是为何?-有驾

至于未来,本田也没把纯电路线断了。他们计划2026年推出全新纯电品牌“零系列”,2030年前推7款车型,主攻高端市场。

这种“混动打基础、纯电冲高端”的策略,其实挺聪明,先用混动赚现金流、养研发团队,等纯电市场真正成熟。

比如超充网络覆盖、电池成本降到更低,再带着技术积累入场,总比现在硬刚纯电SUV要稳妥。

本田“放弃纯电SUV”,转身押注混动,是为何?-有驾

电动EV:

本田的"急刹车"绝非放弃电动化的信号,而是传统巨头在产业转型期的典型生存智慧。

当政策补贴退坡与基础设施短板形成双重挤压,押注混动既是应对短期市场压力的务实选择,更是为技术迭代争取时间的战略缓冲。那些嘲笑"过渡技术"的声音或许忽略了商业的本质,在电动化马拉松中,活到终点的选手往往不是起跑最快的。

本田用混动车型构筑现金流护城河,待超充网络普及与电池革命成熟后再全力冲刺高端纯电市场,这种"阶梯式转型"恰恰展现了百年车企对抗产业不确定性的成熟范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