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旗下两款车型在2025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入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作品,凸显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WDCC 2025在上海揭幕,极氪9X进TOP100,极氪007GT进TOP300;官方还提到001曾获中国专利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现场的第一印象不是热血口号,而是设计在对问题的位点做了打磨。我在展厅门口抹了一下镜片,灯光把车身线条拉成长尺,像把痛点一字一字刻在金属上。

我身边的同事小李低声说:你看,这两辆其实是在解决同一个困扰:日常用车的麻烦尽量少,体验要把复杂的技术变得透明。 他把手放回方向盘处,指节轻轻敲了一下仪表板,像在点名这套设计不是给书读的,是给开车的人用的。

数字先落地。预售区间是47.99-56.99万元(官方信息,样本较少,实际成交会有折扣波动)。极氪9X全系基于900V平台,2.0T插混,双电机版3.9秒,三电机版3.1秒,最高240km/h;续航方面有55kWh、70kWh两种宁德时代电池,CLTC纯电续航分别为300/288/355km,综合续航超1200km,20%-80%充电仅需9分钟(官方数据,个体工况会有差异)。我算着,若以0.6元/千瓦时的用电成本,按平均20kWh/100km的能耗,100km大概需要12元电费;若一年跑2万公里,大约2400元电费就能跑完,算来算去比油车省不了太多却省在心里。临场小算:若按1.5元/L、百公里油耗8L来算,一年要在油钱上多出不少。你会不会也在想,这些数字到底要落在哪个日常场景里?(这段先按下不表)

极氪旗下两款车型在2025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入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作品,凸显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有驾

在实操层面,9X的定位是大型SUV,007GT却是中型猎装轿车;两者的日常使用差别最直观的,就是随手拿取和装载的便利性。以同价位的两款猎装车型对比,007GT的后备厢口径和座椅折叠的平整度要更易日常取放,大件东西进出时更省心;001的后备厢空间虽然更深、装得多,但开口和地板高度会让大件物品塞进来时多一个步骤。这种差别,你在停车场看到孩子的滑板车、在家里搬个行李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你觉得这种平日里看得见的麻烦,是不是也在无形里决定了你对这两辆车的态度?

从供应链与研发的角度讲,900V高压平台和更强的算力、传感器布局,像是在把你用车的风格写成一张清单,逐条对应能不能省事、能不能更稳、能不能更安静。就像你在买菜时,货架上的整齐排序让你不用多走路就知道该挑哪一个,车上的信息娱乐、智能驾驶系统也被设计成你不需要读说明书就知道怎么用的样子。若把这套体系比作家里的一套电线,设计要把复杂的电路隐藏在墙里,日常使用只暴露出一个开关,点亮就能跑起来。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翻到一张草图,写着智能泊车要更靠前的字样,旁边是一个被涂成淡蓝色的箭头指向副驾驶门的图例。画面很不起眼,却像是设计师在提醒我:在这类车里,最容易被忽视的往往是谁来用、怎么用,而不是那些炫酷的芯片。

极氪旗下两款车型在2025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入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作品,凸显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有驾

先说自我纠正:我上文提到好的设计应该解决问题,不能为了不同而不同这套话,其实它的前提是要在成本、可靠性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我把它再润色成:好的设计确实要解决痛点,但痛点不是越多越好,越少越直观才是关键。也就是说,设计不是摆出一堆高大上的新名词去吓人,而是让你每天开车时,遇到的问题一个都不被放大成麻烦。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这,你会不会好奇:如果这两款车的价格差异被进一步拉大,设计师会不会在同一套硬件上做两种不同的日常模式?你更在意的,是有多少个按钮就能让这台车变得省心呢,还是看起来就懂的导航和语音交互?

在我身边,销售同事小张的口头禅是:你要是忙到没时间研究,就买能看懂的那一个。这句话有点儿轻佻,但也道出一个现实:当下的智能化越往像人一样懂事走,能让你在拥堵的路上省下的时间,就越大。修理工师傅王师傅则在偶尔一句话里透露电控系统其实就像家里的水电路线,头路走错了,后面的灯就没法亮。这话听起来吓人,但确实提醒我:稳定性和兼容性是设计里最容易被忽略的底线。

我也有点小情绪:麻烦总是来自多而碎的细节。比如维护和保养周期、不同地区的充电桩标准、不同经销商对配置的解读差异,都会在你真正动手前就把信心打折扣。你是不是也有过因为入口太多的原因,宁愿让一个选项直接默认成你日常用的那一个?

极氪旗下两款车型在2025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入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作品,凸显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有驾

三处提问分散在文内,随手丢给你:

- 你在日常通勤里最看重的,是续航里程还是充电速度,为什么?

- 当你看到900V高压平台和全场景智能驾驶时,最容易让你产生信任还是担忧的点在哪?

极氪旗下两款车型在2025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入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作品,凸显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有驾

- 如果让我在两辆车之间做出选择,你最关心的细节是不是后排舒服、还是后备厢实用、还是车内静谧?

写到这里,别急着给出答案。开放的思考总在下一段继续延展。极氪这几年的设计语言,确实在让痛点变得看得见、修起来容易的轨道上走得挺稳。但路上还藏着很多你我可能忽略的小事:像后排座椅的头枕角度、温控对比、以及噪声在高速下的分布,这些都是用户日常感受的细小标尺。

临场感的细节里,最能透露真实感的,往往不是夸张的技术指标,而是一个个日常的、看似普通的小决定。比如车门要不要自带感应开启的力度,或者中控屏的触感是不是能让你在手套温度偏高时也能顺手操作。这些微观设计,才是真正影响你愿不愿意天天坐在这辆车里的关键。

一个不知不觉就会被忽视的角落,是设计师对再简单的需求也不能被误解的坚持。你们会不会也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越简单的界面,其实越难做对?越好用的功能,往往在不起眼的地方隐藏着最繁琐的工艺。

回到给你留的一点空白,我在思考:当电动车的设计越来越像家庭用品的升级版,我们是不是也更愿意把设计的解决问题落在日常琐碎里,而不是在大道理的口号里?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给这两款车选一个理由,你会先看中什么:空间、智能、还是它们背后对供应链的微妙信任?

极氪旗下两款车型在2025年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入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作品,凸显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有驾

如果你愿意,给我留言告诉我:你心中最简单且最真实的日常用车痛点是什么?这或许就是设计最终要回答的问题。你记得那句旧话吗?能用的人,才真的会喜欢这辆车。而真正能被你日常心安地使用,就是设计师们最想听到的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