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新作!智界R7S7上市,首发华为ADS 4.0

最近这车圈可真是热闹,特别是华为这边,感觉就像开了个科技发布会,一个接一个的大招往外放,让咱们这些关注汽车的普通人都看得眼花缭乱。

这不,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品牌又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家的新款轿跑SUV,智界R7,还有新款的S7轿车,人还没正式亮相呢,光是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就已经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余承东亲自下场预告,说8月8号就要开启小订,这时间掐得紧紧的,明摆着是要在夏天的汽车市场里再点一把火。

鸿蒙智行新作!智界R7S7上市,首发华为ADS 4.0-有驾

咱们先来聊聊最让大家伙儿激动,也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那就是这台新车智界R7的硬件配置。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核心就是那套华为最新的ADS 4.0,也就是他们最顶尖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为了让这个聪明的“大脑”能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全面,智界给R7堆上的料,那叫一个实在。

车顶上最显眼的那个,是192线的激光雷达。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线数”没啥概念,咱们打个比方,就好像你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细节就越多,看得就越清楚。

现在市面上很多高端车用的是128线,192线就意味着它扫描周围环境的精度更高,能捕捉到更细微的物体,看得也更远。

这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安全性直接就上了一个大台阶,路上突然滚出来一个瓶子,或者旁边车道有个不易察觉的障碍物,它都能提前发现。

你以为这就完了?

并没有。

除了头顶上这个“千里眼”,智界R7在车屁股后面,还加了一个后向的固态激光雷达。

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你倒车入库,还是在高速上行驶时,后方和侧后方的车辆动态,它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大大减少了盲区带来的风险。

更厉害的是,连4D毫米波雷达都成了标配。

以前的毫米波雷达,只能知道前面有东西,离多远,速度多快。

但这个“4D”的,还能探测出物体的高度和大致轮廓,它能分清前面是个扁扁的井盖,还是一个需要绕开的石头,这可比以前的雷达聪明多了。

甚至,连后视镜上都给你装了个麦克风,这可不是让你在车里唱歌录音用的,而是用来听周围声音的,比如远处救护车、消防车的警报声。

鸿蒙智行新作!智界R7S7上市,首发华为ADS 4.0-有驾

系统一听到,就能提前提醒你,甚至规划避让路线。

这一整套下来,把视觉、雷达、声音全都用上了,就是为了模拟甚至超越我们人类驾驶员的感知能力。

这么一套顶级的硬件下来,问题就来了。

懂车的朋友马上就发现,这配置不是跟华为自家阵营里的老大哥,问界M8的顶配一模一样吗?

于是乎,网上最热烈的一个讨论就出现了:华为这是要干嘛?

让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内斗吗?

智界R7的定位听起来好像要比问界M8更亲民一些,现在硬件直接看齐,有消息还说价格可能会低个几万块。

这不就是明摆着要抢问界的客户吗?

很多人把这叫做“内卷”。

但咱们要是站得高一点看,这可能正是华为下的一盘大棋。

华为提供的是最核心、最标准化的技术平台,就像是提供了一套性能最强的发动机和操作系统。

然后,奇瑞(智界的生产方)和赛力斯(问界的生产方)这些合作伙伴,就在这个平台上,各自发挥自己的造车经验,去设计不同的外观、内饰,控制不同的成本,造出不同定位的车。

这就好比一场“赛马”,谁能用同样的顶级技术,造出更受老百姓欢迎、性价比更高的车,谁就能在市场上跑得更快。

对华为来说,不管谁赢了,都是鸿蒙智行生态的胜利,都是在扩大华为技术的影响力。

而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这种竞争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用更合理的价钱,体验到最前沿的科技,这无疑是件大好事。

说完了硬核的科技,咱们再来聊聊那些跟咱们日常乘坐体验息息相关的东西,这里面的争议也不小。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零重力座椅”。

鸿蒙智行新作!智界R7S7上市,首发华为ADS 4.0-有驾

宣传里说,智界R7的主驾驶和副驾驶都配了这种座椅,坐垫加厚到了110毫米,腿托还能加热,听着就跟飞机头等舱似的。

最夸张的是那个123度的躺平角度,让很多人都心动了。

支持的人觉得,这才是电动车该有的样子,以后在外面充电,或者午休的时候,一键躺平,全身放松,这体验感简直绝了。

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大,不少人觉得这就是个噱头,“不就是个能躺平的椅子吗?跟按摩椅有啥区别?”还有人比较较真,翻出了问界M8一些用户的反馈,说那个座椅的腰托用久了会发热。

这就让大家对智界R7的这个座椅打上了一个问号:宣传得这么舒服,实际坐上去到底怎么样?

耐用性、可靠性过不过关?

另一个小小的争议点,是那个所谓的“小蓝灯”。

在工信部申报的图片里,有人火眼金睛地发现,R7的大灯里面好像多了一个蓝色的发光件。

这一下又点燃了大家的讨论热情。

喜欢的人觉得这科技感爆棚,猜测这可能是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的一种特殊标识,是未来汽车和行人、其他车辆沟通的一种新方式,挺酷的。

但不感冒的人就直接开喷了,说这就是“花里胡哨”,不就是把转向灯换个颜色吗,搞这些没用的东西,不如把价格再降一点来得实在。

其实不管是座椅还是这个小蓝灯,都反映出现在的汽车越来越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了,厂家们都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移动的、舒适的、智能的空间。

这些新功能到底是不是噱头,关键就看它能不能真正解决我们用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现在最让人着急的是,眼瞅着8月8号的小订日子就没几天了,可智界官方还是神神秘秘的,连一段实车在路上跑的视频都没放出来,全靠几张精修的宣传图和工信部那些不带美颜的“证件照”吊着大家的胃口。

包括新车换了新Logo、R7的大灯装饰件改了而S7没动这些细节,似乎也暗示着厂家想在自家产品线里做出更清晰的区分。

这台车承载了太多的期待,也伴随着太多的疑问。

它宣传的那些强大的泊车能力、顶级的安全性能,如果真能实现,那凭借着可能存在的性价比优势,或许真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

但反过来说,如果硬件宣传有水分,实际体验打了折扣,那这波高高捧起的势头,恐怕就要重重摔在地上了。

最终这车是“真香”还是“翻车”,还得等真车出来,让咱们老百姓亲自去摸一摸、坐一坐、开一开,才能见分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