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 小型 SUV 市场整体概况
在 2025 年的汽车市场中,小型 SUV 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态势,呈现出 “冰火两重天” 的局面。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小型 SUV 累计零售量达到了 XX 万辆 ,这一数据反映出小型 SUV 在汽车市场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新能源车型在小型 SUV 市场中的渗透率突破 48%,这一比例的增长,彰显了新能源技术在小型 SUV 领域的迅速发展。
从品牌格局来看,自主品牌凭借着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和积极的电动化转型,在小型 SUV 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众多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极具竞争力的小型 SUV 车型,不仅在价格上更具优势,而且在配置和技术上也不断创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和新技术的追求。相反,合资品牌在小型 SUV 市场的表现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在燃油车市场,部分合资品牌仍然凭借着品牌积累和技术优势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也有一些合资品牌由于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销量出现了下滑。
如今的消费者在购买小型 SUV 时,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品牌和外观,而是更加注重车辆的空间实用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智能化配置等核心因素。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小型 SUV 的空间需要能够满足日常出行和家庭活动的需求;而在油价波动的背景下,燃油经济性也成为了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配置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卖点。
二、燃油阵营:性价比之王争霸,自主品牌领跑
(一)燃油车型 TOP3:传统豪强贴身肉搏
在燃油小型 SUV 市场中,自主品牌的几款车型凭借着各自的优势,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吉利缤越一直以来都是小型 SUV 市场中的明星车型,连续多年稳居销量前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国民小钢炮”。它搭载的 1.5T+7DCT 黄金动力组合,在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也兼顾了燃油经济性,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动力和油耗的双重需求。4330mm 的车长,再加上灵活的空间设计,让它能够精准满足年轻家庭首购的需求。而 2025 款新增的 “草莓熊” 联名限定版,更是将潮玩元素融入其中,持续收割 Z 世代用户的心,让缤越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潮流生活的象征。
传祺 GS3 依托广汽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GPMA)打造,在 NVH 静谧性与底盘调校上有着优异的表现。车内的静谧性能够为驾乘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惬意;出色的底盘调校则让车辆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它配备的 1.5T 高功率发动机,能够输出 177 马力,动力强劲。再配合 ADiGO 智驾系统,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智能,成为 10 万级燃油 SUV 中当之无愧的 “技术派” 代表。在华南地区,终端优惠后的传祺 GS3 性价比优势显著,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瑞虎 5x 是奇瑞 “多生孩子好打架” 策略的典型产物。它搭载 1.5L/1.5T 两种动力,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以 5.99 万起的超低门槛杀入入门市场,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 SUV。而且它还标配 ESP、倒车影像等实用配置,这些配置在日常驾驶中非常实用,能够有效提升驾驶的安全性。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通勤首选。此外,瑞虎 5x 的年均保养成本低于 5000 元,后期使用成本较低,对于那些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二)合资品牌承压:韩系日系分化明显
在自主品牌的强势冲击下,合资品牌在小型 SUV 市场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韩系和日系品牌的表现分化明显。
起亚奕跑作为合资品牌价格 “地板砖”,凭借着合资品牌的光环以及 6AT 变速箱的稳定耐用性,在 6 - 8 万这个价格区间仍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它的配置老旧、空间局促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市场份额逐年萎缩。在这个追求科技和舒适的时代,老旧的配置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狭小的空间也让驾乘体验大打折扣。如果起亚奕跑不能及时做出改变,未来的市场之路恐怕会越发艰难。
日产劲客则依赖 HR16 经典 1.6L 自吸发动机的低故障率,一直主打 “省心耐用” 的标签,比较适合家用代步场景。对于那些追求稳定、不追求过多科技配置的消费者来说,劲客是一个比较可靠的选择。但是,在如今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它智能化配置缺失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很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在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科技体验的今天,日产劲客需要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加智能化配置,才能重新赢得年轻市场的青睐。
三、新能源赛道:比亚迪断层领跑,新势力差异化突围
(一)纯电车型 TOP3:自主碾压合资,高端市场破局
在新能源小型 SUV 领域,比亚迪元 UP 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为毫无争议的 “小型纯电 SUV 销冠” 。它基于比亚迪 e 平台 3.0 打造,拥有着领先的技术优势。其 CLTC 续航最高可达 401km,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出行和短途旅行需求。而且,它还支持 VTOL 移动电站功能,这一功能让车辆不仅是出行工具,更能在户外场景中为各种设备供电,为用户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便利和乐趣。在 3 月,元 UP 单月销量达到了 17,177 辆,上半年累计销量更是高达 7.2 万辆 。它以 “油电同价” 的策略,直接对同级燃油车形成了碾压之势,让消费者在购车时能够以同样的价格享受到更先进的新能源技术。而其充电 10 分钟续航 120km 的快充技术,更是成为了它的核心卖点,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让充电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五菱缤果 PLUS 则是五菱品牌 “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 理念的又一力作。它以独特的复古造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这种复古风格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独树一帜,展现出别样的魅力。搭配 333km 的续航,对于日常城市代步和周边短途出行来说完全足够。它还标配主驾安全气囊、倒车影像,这些配置为驾驶者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和驾驶便利性。后排纯平地板设计更是提升了车辆的实用性,让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更加宽敞舒适,无论是乘坐还是放置物品都更加方便。7 万级的价格带精准狙击了乡镇及城市代步市场,以其亲民的价格和实用的配置,成为了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经济实用型车辆的需求。
smart 精灵 #1 则在轻奢纯电市场中成为了 “顶流”。它有着梅赛德斯 - 奔驰的设计加持,从外观到内饰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设计感和高品质。2720mm 的超长轴距营造出了越级的空间,让车内乘客能够享受到更加宽敞舒适的乘坐体验。它搭载的 66kWh 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 535km,能够满足用户的中长途出行需求。并且支持 22kW 直流快充,充电速度较快,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通过 “新奢智能” 的定位,它成功收割了一二线城市的精致中产。B 柱专属 LOGO 更是彰显了品牌辨识度,让消费者在拥有高品质出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展示自己独特的品味和身份。
(二)新势力与传统转型:两极分化加剧
在新能源小型 SUV 市场中,新势力品牌和传统品牌的转型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态势。宝骏悦也 Plus 作为新势力品牌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方盒子造型致敬吉姆尼,这种硬派的外观设计在小型 SUV 市场中独树一帜,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它配备了 CarPlay/HiCar 互联,让驾驶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连接手机,实现导航、音乐播放等功能,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娱乐性。303km 的续航虽然不算突出,但也能够满足日常短途通勤的需求。下沉市场渠道优势助力其销量增长,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地区,宝骏悦也 Plus 凭借其独特的外观和实用的配置,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快充缺失成为了它的短板,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快充功能对于用户来说越来越重要,这一短板可能会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本田 e:NS1 则是传统日系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一个 “水土不服” 典型。它的定价虚高,与同级别车型相比,价格缺乏竞争力。续航仅 420km,在如今续航不断提升的新能源市场中,这样的续航表现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智能化体验也落后新势力一代,在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等方面,本田 e:NS1 的表现不如新势力品牌的车型,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从销量数据来看,2025 年累计销量不足 800 辆,即便终端优惠 3 万,仍然难以挽回颓势,这也反映出了传统日系品牌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四、2025 小型 SUV 市场趋势洞察
(一)价格区间重构:7-15 万成核心战场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小型 SUV 市场的价格区间也在发生着重构。在 2025 年,7 - 15 万价格区间成为了小型 SUV 市场的核心战场。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分布各有特点。燃油车主要集中在 5 - 12 万的价格段,凭借着相对较低的价格和成熟的技术,吸引了一部分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消费者。像瑞虎 5x 以 5.99 万起的超低门槛杀入入门市场,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 SUV,成为了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通勤首选。
而新能源车则主攻 8 - 15 万的价格区间,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环保优势,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比亚迪元 UP 以 9.68 - 11.98 万元的指导价,通过 “油电同价” 的策略,直接对同级燃油车形成了碾压之势。其基于比亚迪 e 平台 3.0 打造,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CLTC 续航最高可达 401km,还支持 VTOL 移动电站功能,充电 10 分钟续航 120km 的快充技术更是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在 15 万以上的高端市场,主要由 smart、MINI 等品牌分食。smart 精灵 #1 有着梅赛德斯 - 奔驰的设计加持,2720mm 的超长轴距营造出越级的空间,搭载 66kWh 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 535km,支持 22kW 直流快充,通过 “新奢智能” 的定位,成功收割了一二线城市的精致中产。
不同价位段的产品力差异显著。在 7 - 12 万的价格段,产品更注重性价比,配置和性能能够满足日常基本需求。12 - 15 万的车型则在性价比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智能化配置和舒适性配置的提升,如 L2 级辅助驾驶、语音交互系统等逐渐成为标配。而 15 万以上的高端车型,除了拥有更豪华的内饰和更先进的技术配置外,品牌附加值也更高,更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和个性化的追求。
随着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一步到位” 的购车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出行需求,而是希望车辆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满足自己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趋势下,10 - 15 万预算的消费者占比提升至 45%。他们在购车时,会更加注重车辆的综合性能,包括动力、配置、智能化水平等,希望能够在这个价格区间内找到一款既满足当下需求,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车型。
(二)技术驱动消费:快充 + 智能成必备要素
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技术已经成为驱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在小型 SUV 市场,快充技术和智能化配置更是成为了消费者购车时的必备要素。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如今 60% 以上的购车用户将 “30 分钟快充至 80%” 列为核心需求。这一需求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于出行效率的追求和对续航焦虑的担忧。比亚迪元 UP 的充电 10 分钟续航 120km 的快充技术,就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让消费者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就能补充足够的电量,大大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
除了快充技术,智能化配置也成为了小型 SUV 市场的重要竞争点。L2 级辅助驾驶、语音交互系统等智能化配置的渗透率超 70%。这些智能化配置不仅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智能、舒适的驾驶体验。比亚迪的 DiLink 系统,集智能语音交互、智能导航、车联网等功能于一体,让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松控制车辆的各项功能,实现了人与车的智能互动。吉利银河 NOS 系统则以其简洁易用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流畅的智能化体验。这些自研系统成为了品牌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同品牌的自研系统在功能和体验上各有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市场格局生变:自主占比突破 70%
2025 年,小型 SUV 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实现了重大突破,占比达到了 72%。比亚迪、吉利、五菱等品牌凭借着各自的优势,形成了 “第一梯队”。比亚迪元 UP 凭借 e 平台 3.0 的技术优势和出色的性价比,成为小型纯电 SUV 销冠;吉利缤越则以其强劲的动力和丰富的配置,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五菱缤果 PLUS 凭借独特的复古造型和实用的配置,成为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
相比之下,合资品牌在小型 SUV 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仅靠低价策略已经难以在市场中破局。起亚奕跑虽然价格较低,但配置老旧、空间局促等问题逐渐暴露;日产劲客虽然主打 “省心耐用”,但智能化配置缺失,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合资品牌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加速补课,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流失。未来,合资品牌需要加大在智能化、个性化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车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赢得一席之地。
结语:选新还是守旧?用户需求才是 “销量密码”
2025 年的小型 SUV 市场,无疑是一场传统与创新、燃油与电动的激烈较量。燃油车凭借性价比在中低端市场坚守阵地,新能源车依靠先进技术在中高端领域攻城略地。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一次购车决策都是在权衡需求与偏好。
日常通勤距离较短,且充电设施便利的消费者,纯电小型 SUV 是绝佳选择。比亚迪元 UP 的长续航与快充技术,五菱缤果 PLUS 的亲民价格与实用配置,都能满足城市穿梭的轻快与便捷。若你热爱长途自驾,追求远行的自由,燃油车型更值得信赖。吉利缤越的强劲动力、传祺 GS3 的出色调校,让每一段旅程都充满驾驶乐趣。而对于追求品质生活,对车辆设计与智能化有高要求的消费者,smart 精灵 #1 这类轻奢车型,无疑是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永远是市场的 “销量密码”。未来,小型 SUV 市场必将在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持续进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选择。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