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油车热潮升温,三成电车主转向怀旧选择

上海车展这茬事儿,明面上看,电车那是当仁不让的C位,七成以上的展子都擎着绿牌。可你溜达一圈,嚯,那些个油车的摊子,也支棱起来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架势,算不算得上是“旧日重现”?

有个资深车迷,诨名老炮儿张宇,嘴里蹦出一句“爷青回”,听着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雷克萨斯LS400,那展台的吸睛指数,愣是敢跟问界、蔚来扳手腕子,你说奇不奇葩?还有那位死忠油车粉周凯,直接一句“那种机械的原始感、驾驶的酣畅淋漓,电车它给不了”,简直是醍醐灌顶,说到了不少人的痒处。别以为只有老家伙才缅怀过去,95后小嫚赵蕊蕊也觉着,现在的电车,千篇一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油车好歹还有点棱角,有点味道。

上海车展油车热潮升温,三成电车主转向怀旧选择-有驾

你以为这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麦肯锡的数据直接上了一盆冰水:2024年,接近三成的纯电车主,开始“倒戈”了!这又是什么幺蛾子?

上海车展油车热潮升温,三成电车主转向怀旧选择-有驾

依我看,这波油车的“小阳春”,情怀那绝对是助燃剂。雷克萨斯、丰田世纪,这些名号一亮出来,瞬间就能击中一票人的怀旧神经。但光靠回忆杀肯定玩不转,还得有硬通货。长城那台4.0T V8的心脏,坦克300虎克版的野性,沃尔沃XC90的铜墙铁壁,保时捷博物馆里那些镇馆之宝…个个都是聚光灯下的宠儿。

更要紧的,是智能化这股风,开始往油车这边“内卷”了。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Q5L,配上华为乾崑ADS3.0这套智能驾舱,油车也能玩转黑科技。这风向标指向哪儿?说明油车也在奋起直追,不想被时代的车轮碾碎。

上海车展油车热潮升温,三成电车主转向怀旧选择-有驾

当然,电车的大势,谁也挡不住。明摆着的数据在那杵着:2025年3月,电车的渗透率已经过半,达到了51.1%。但别忘了,截至2024年岁末,还有超过四成的人,只把目光锁定在油车上。这个盘子,可不小觑。

这桩事儿,妙就妙在,它不单单是“选A还是选B”这么简单,而是关乎我们怎么掂量“与时俱进”这杆秤。当我们一拥而上,追捧电车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回头望一眼,那些曾经陪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的“老伙计”,它们真的就一无是处,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吗?

上海车展油车热潮升温,三成电车主转向怀旧选择-有驾

有人放话,油车的出路,在于差异化。死磕高性能,深耕小众市场,比如宝马M4纽博格林限量版,够炸裂,够另类。智能化升级也得赶紧安排上,不然早晚被拍在沙滩上。这话不假,但我琢磨着,油车的命门,还在于它能不能找回自己的“魂儿”。

现在的电车,在马力、续航、智能化这些硬指标上,确实日臻完善。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人情味”,缺了点“机械味”。就像你读惯了电子书,偶尔还是会想摩挲一下纸质书的纹理,嗅嗅那股墨香。

上海车展油车热潮升温,三成电车主转向怀旧选择-有驾

油车和电车,长期并存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油车要在性能和智能化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才能在未来的车市洪流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被冲刷得无影无踪。这就像一场牌局,既要顺应牌面,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牌。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油车的“式微”归咎于环保压力和政策导向时,是不是忽略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驾驶的乐趣、个性化的追求,那份骨子里的热爱?说到底,车不仅仅是代步的工具,它也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延伸,是我们情感的载体。或许,这才是油车“回暖”的底层逻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