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小米,一个是小鹏,特斯拉今年或许真的得重新琢磨琢磨应对之策了。
令人动容的是,此次小鹏确实有所收获,并未重蹈数月前小鹏G6的覆辙。
7月3日,在北京发布会的现场,当何小鹏喊出“19.58万元起”的价格之时,全场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呼。要知道,这比一个月之前23.58万元的预售价直接降低了4万元,同时也比特斯拉Model Y的起售价低了6.77万元。
建立起心理预期随后又将其打破,这已然是当下汽车厂商,特别是新势力品牌经常使用且颇为有效的手段了。然而,将起售价压低至20万以下,这一举措让众人切实目睹了小鹏这个品牌所取得的进步。
起步便拥有602km的长续航能力,最高续航更是可达702km,全系基于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而成,全系均标配5C超充。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并且标配DCC减振器+太极液压衬套。同时,还具备目前所有车型中首屈一指的有效智驾算力。从账面数据来看,小鹏G7的配置让人切实感受到,那个充满极客精神且性价比超高的小鹏又回来了。
这场被何小鹏形容为犹如几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般的中大型SUV市场的争夺战,因小鹏G7的参与而步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上市仅仅9分钟,大定订单便突破了1万台。除了小米YU7这样现象级的数据外,小鹏G7在最近这段时间,已经算是交出了一份十分出色的成绩单了。
小鹏G7无论是在定位方面,还是在定价方面,其策略都极为精准,这充分体现出小鹏正逐步走向成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逐步深入地分析一下。
首先从车身尺寸方面来看,小鹏G7的长、宽、高依次为4892毫米、1925毫米、1655毫米,轴距达到了2890毫米。在相同价位的车型当中,其空间表现是非常出色的。
后备箱的基础容积为819L,能够毫不费力地竖立放置4个28寸的行李箱。而当把座椅放倒后,其容积可扩展至2277L,这就相当于可以容纳37个20寸的登机箱。不仅如此,车头还带有一个42L可水洗的前备箱。虽然在当下谈论得房率确实显得有些俗套,但是这的确已经成为了大家在买车时最为关心的硬条件了。
外观整体传承了家族化的设计风格,分体式大灯组与贯穿式灯带相搭配,车尾部采用了与P7+相同的贯穿式设计。然而,也正是这个尾部设计,使其并非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万能设计。
内饰在中控台采用了真木、皮质、金属等多种材质,车内配备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与8英寸后排娱乐屏的组合,搭配87英寸AR - HUD抬头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这套AR - HUD是与华为共同研发的,能够支持对路面的AR车道级导航,哪怕是在雨天大雾等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下,也能够绘制出车道线来辅助驾驶员驾驶。这个功能确实极为实用,建议大家去体验一下。
和小米YU7类似,小鹏同样热衷于磁吸设计。小鹏G7在车内设置了多个磁吸位点,这些位点能够用来吸附纸巾盒,亦或是在停车的情形下吸附平板电脑等物品。
话说,相较于小米YU7售价169元的车规级纸巾盒,小鹏的这款磁吸纸巾盒仅需75元。今后要是还有人说小米性价比高,小鹏可不会答应。
在配置方面的定价极为精准,其标配的配置水准相当之高。像四个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20扬声器音响系统,前排双50W风冷无线充,后排中央扶手处的一个50W风冷无线充,9英寸流媒体内后视镜,智能车载香氛,256色全舱漫反射氛围灯,全景天幕以及前排多层隔音玻璃等等,全部都是标配。
而且,当下在7月31日24点之前下订单,Nappa真皮座椅、四门电吸门全部都会赠送,同时还能够选择5000元的选装基金或者两年免息,诚意满满。就目前情况而言,入门版本的性价比是最为高的。我的意见是,倘若你对于智驾没有绝对的体验需求,选择入门版就完全足够了。为什么呢?看完下面你就清楚了。
20.58万元的702km超长续航Max版,这一万元的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池容量的增加上,从而带来了100km的续航提升。而其余的配置和权益基本上保持一致。仅仅为了100km的续航就额外掏出1万元,这显然与购买纯电动车以及小鹏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顶配的702km超长续航Ultra版而言,其售价为22.58万元,配备了3颗图灵AI芯片,总算力达到2250TOPS。与Max版的两颗Orin - X芯片相比,算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车端“VLA + VLM”模型的助力下,车辆能够识别广告牌、地标等环境信息,并支持通过地标描述进行非精准定位寻路。
还能够借助语音指令来操控NGP系统去完成更为复杂的动作,例如向左变道、去往特定车位等等,而且在拥堵的状况下可以自动切换到更快的路线。
此外,它配备了OMS智能感知系统,能够依据车内外的环境状况、用户的穿着以及习惯,实时自动地对空调温度进行调节。并且,当副驾打电话时,它会自动降低音量,而后排乘客睡觉时,它又会主动对空调进行调整。
听似科幻、用若科幻、形若科幻,这或许就是小鹏G7顶配的存在价值。在这个价位,如此众多与智能紧密相关的配置全都给到你,确实不能说贵。
然而在购买之前,还是得多多询问一下自己,上述这些功能,究竟有多少是你自身所想要的,又有多少是车辆赋予给你的,难道不是吗,最基础的配置是不是已经完全够用了呢?
小米、小鹏还是特斯拉?
就当前情况而言,小鹏G7最大的竞争对手,亦或是其最渴望抢占的市场,仍旧是小米YU7以及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
与特斯拉Model Y相较而言,小鹏G7最大的优势体现于价格。其起售价为19.58万元,而Model Y的起售价是26.35万元,如此一来,小鹏G7的门槛比特斯拉Model Y低了6.77万元。并且,小鹏G7的舒适性配置更为充裕,例如全车座椅具备通风加热按摩功能,还有256色全舱漫反射氛围灯等。关键的一点是,二者均为纯视觉系统,然而小鹏G7在中国路况下的体验,甚至要优于特斯拉Model Y。
与小米YU7相较而言,小鹏G7的价格优势同样显著,其起售价便宜了5.777万元。况且,YU7采用英伟达的Thor芯片,算力方面不及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的小鹏G7。在智驾层面的软件上,小鹏G7的确领先于小米。然而,这两款车的定位各有不同,小鹏G7更适宜家用,而小米YU7则具备更高的社交属性与运动驾控属性。
或许在YU7上难以抢到诸多订单,然而我颇为好奇的是,小鹏G7究竟会在特斯拉Model Y上抢到多少订单呢?特斯拉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招数可出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