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轿车销量榜一出来,我直接一个“好家伙”!老朋友们都看明白了吧?新能源车已经不是在冲击市场了,它们就是市场本身。曾经咱们买车张口闭口“德系、日系谁更稳”,现在倒好,榜单前十里新能源占了七席,燃油车挤进前十都得靠“回忆杀”撑着。轩逸还能排第四,朗逸直接跌出前十,这画面,别说消费者上头,估计大众的市场部都气得蹦起来了。天塌了都不足以形容这跌幅,简直是跌冒烟了!
但话说回来,谁还没个巅峰呢?燃油车的“老咕噜棒子”时代确实辉煌过。可现在,消费者不傻,谁家车更智能、更省钱、配置还顶呱呱,钱包自然往哪儿走。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份榜单,看看2025年的轿车江湖,到底是谁在当家作主。
先看冠军——宏光MINIEV,11748辆!这车简直就是“国民神车”的代名词。你说它没空调?有。你说它没气囊?现在基础款也配了。关键是啥?价格!三四万块买个能遮风挡雨、能上牌、能合法上路的小车,代个步、接个娃、买个菜,不香吗?真香定律在这台小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别看它小,出片利器啊!年轻人改个色、贴个膜,发个朋友圈,评论区全是“求同款”。你说它续航短?人家压根就没想跟你拼长途,城市通勤,精准拿捏。
再看星愿和海鸥,一个10955辆,一个破5000辆,微型车市场这是彻底支棱起来了。它们比宏光MINIEV更精致,内饰更讲究,智能化也跟上了。三电技术虽然不是顶尖,但日常用绰绰有余。关键是,充电比加油便宜太多了,一年省下的油钱,够再买辆买菜车了。你说它们是“车界网红”?我看是“长红款”更合适。
比亚迪这边,秦PLUS新能源、海豹06、秦L三兄弟齐发力,直接把中级轿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尤其是秦L,5555辆的成绩,插混的油耗能做到百公里3L出头,这是要逼死谁?以前说“买发动机送车”,现在是“买省油系统送车”。动力系统上,DM-i技术让燃油经济性直接起飞,市区用电,长途用油,没有里程焦虑,你说气人不气人?而且比亚迪的L2级辅助驾驶现在基本是标配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跑高速再也不用死盯着方向盘,累得慌。
再看小米SU7,周销量破5000,这数据够吓人吧?雷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车是典型的“装逼利器”+“出片利器”。外观设计请的可是保时捷团队,回头率顶呱呱。内饰用料、智能座舱,全是顶配思路。你说它操控?百公里加速4秒级,妥妥的驾驶玩具。但问题也来了,等车周期长,维修保养成本高,后期会不会“劝退”一批人?咱们走着瞧。可不可否认,小米把“车圈网红”这事儿玩明白了,热度拉满。
反观传统燃油车,轩逸5894辆,排第四,已经是燃油车最后的倔强了。这车舒适性配置一直在线,座椅舒服,空间大,油耗也不算高,家用车定位非常清晰。可问题是,同价位你看看秦PLUS,配置高一截,还能绿牌免购置税,你说消费者怎么选?轩逸这是用情怀在硬撑,但情怀能撑多久?
最惨的还是大众朗逸,4833辆,跌出前十。曾经的“神车”啊,现在连前十都摸不着。迈腾3000多辆,奥迪A6L也就三千出头,这些曾经的“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车,现在走路都快不敢摇头晃脑了。不是车不好,是对手太卷。你还在用机械仪表盘,人家已经三联屏了;你还在研究6AT变速箱,人家已经电车直驱了。这不是打脸,这是被时代的车轮碾过去了。
再聊聊智能化,这可是新能源车的杀手锏。小鹏M03、P7系列,智能化直接拉满。城市NGP、自动泊车,那叫一个丝滑。反观燃油车,很多还在用CarPlay应付事。你说安全?星途星纪元ET那种高空坠落测试,A柱不弯,电池不着火,车门能开,这种硬核安全,燃油车拿什么比?三电技术+智能驾驶,这才是新能源的护城河。
当然,燃油车也不是一无是处。高速续航扎实,加油几分钟搞定,北方冬天没那么“趴窝”焦虑。可这些优势,在城市通勤为主的今天,越来越像“伪需求”了。
所以你看,这份榜单背后,是消费观念的彻底转变。以前买车看品牌、看排量,现在看的是智能化、是使用成本、是体验。新能源车不是靠补贴活下来的,它们是靠实力把燃油车一个个挑落马下。
宏光MINIEV、星愿、海鸥满足了基础代步的极致性价比;比亚迪三兄弟打出了“全能战士”的组合拳;小米SU7则用科技和设计杀出一条高端路;小鹏、银河则在智能化上不断突破。而燃油车,还在用上一代的思维,打这一代的仗。
这样的市场格局,你觉得能持续吗?轩逸和朗逸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吗?如果你现在要买人生第一辆车,预算15万,你会选秦PLUS,还是继续考虑轩逸?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评论区聊聊,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