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

2025年的中国车市,俨然一片波涛汹涌的竞技场。新势力的持续冲击、跨国巨头加码布局、技术路线加速迭代……行业格局在激烈碰撞中不断重构。

而在风雷激荡的市场变局中,随着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车企们失意者众而得意者寡。因此,越是到形势危急越能彰显出企业魅力。

不信你看,就有这么一艘中国汽车工业的“旗舰”正以前所未有的战略定力与变革锐气劈波斩浪,并赢得了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交锋,它就是中国车市的“头雁”上汽集团。

纵观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表现,可谓是全面开花--国内外销量双线飘红,新能源领域强势突破,这些成绩无不佐证着上汽正以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期中答卷”,一边向中国车市展示“头雁”的实力,一边向世界宣告中国汽车领军者的进化与韧性。

业绩耀目:双线增长铸就高光时刻

在这场半年考的盛宴中,国内市场无疑是上汽牢固的根基,而上汽正是以国内增长势头强劲的势头完成了交卷时刻。

数据显示, 2025年1-6月,上汽集团国内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单月销量已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并且终端零售交付达到220.7万辆,产销持续回升、终端持续向好。考虑到当前正处于存量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这条稳健攀升的曲线尤为珍贵。

同时,细看这份成绩单,新能源赛道的狂飙突进,进一步凸显上汽转型的成效卓著。

目前,新能源车销量成为上汽最亮眼的增长极,上半年累计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在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已大幅提升至三成以上,这无疑标志着上汽电动化转型战略已步入收获期。

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有驾

在这其中,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持续放量,五菱宏光MINIEV家族及后续爆款车型在普及型市场继续领跑,MG多款全球化纯电车型强势回归国内市场,正是这些优秀车型的存在,共同构筑了覆盖全域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除了国内市场的战绩颇丰,上汽上半年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让中国车闪耀全球。

从销量上看,上汽上半年海外销量再创新高,突破49.4万辆,同比增长1.3%,稳步回升向好势头明显。其中,MG欧洲HEV家族在2025年前四个月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销量便突破了3.9万辆。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上汽MG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深厚底蕴,更标志着其在混合动力领域的技术与产品策略获得了欧洲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尤其是在复杂市场环境下,MG精准发力HEV细分市场。2024年,上汽MG在欧洲销量已突破24万辆,实现逆势增长。而2025年前四月的亮眼表现,更是延续了这一良好态势。

甚至可以说,在传统优势的欧洲市场,MG品牌表现堪称现象级,在英、德、法等传统汽车强国持续热销,纯电车型占比大幅提升,成为欧洲消费者心中高价值电动出行的代表之一。

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有驾

而上汽也用这一成绩证明了,尽管欧盟对中国纯电动车挥舞关税大棒,但中国车企依然有能力不断寻找突破口,在欧洲市场实现销量和影响力上的“狂飙”。

另外,其在新兴的南美市场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据报道,2025年4月,MG在墨西哥销量达到4450辆,创下品牌历史最高月销量。其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也提升至4.1%,进入全品牌销量前十,继续稳居中国汽车品牌榜首。MG不仅拥有墨西哥市场最高的增长率,也是过去几年中最畅销的中国品牌,领先其他后进者。

自2020年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来,其累计销量已突破20万辆。2024年全年销量超过6万辆,旗下畅销轿车MG5连续多月刷新销售纪录,成为品牌在当地最受欢迎的车型。

不仅如此,除了销量节节攀高,上汽在南美市场的本地化生产和营销网络深化成效显著,在巴西、墨西哥等关键国家市场份额跃居前列。

以墨西哥市场为例,MG在墨西哥拥有102家经销商网络,14款在售车型、逾2000名员工,并建有覆盖全国的配件分销中心,为其快速扩张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不仅印证了其在墨西哥的战略布局成效,也为其本地制造的下一步打下基础。

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有驾

种种迹象表明,上汽正从“产品出口”向“技术、品牌、生态全方位输出”的全球化新阶段阔步迈进。

同时,上汽已经完成从单纯的贸易出口转向深度的本地化运营。目前,上汽在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澳新等区域运营中心功能不断完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巴西等地的生产基地持续扩能并承担区域辐射职能;建立本土化研发中心,吸纳全球人才,实现产品开发与全球审美、法规的无缝对接。可以说,技术输出模式正在开创专属上汽的国际化新路径。

成就解码:体系、产品与变革的三重奏

显然,上汽这份沉甸甸的期中答卷,绝非偶然的市场红利,而是其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优等生深厚内功的集中爆发,是体系力优势、卓越产品力与主动变革共同谱写的胜利交响曲。

首先是上汽的体系制胜,这体现出航母战斗群的深厚底蕴与协同进化。作为历经数十年积淀的上汽集团,目前已经成功打造了国内最完整、最强大的汽车产业体系,这无疑是其应对变局、持续发展的压舱石。

如在技术层面,全栈研发体系是上汽取得成绩的基础。而在上汽星云纯电专属平台、上汽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等领先技术底座支撑下,上汽成功实现了跨品牌、跨级别车型的高效、高品质开发。

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有驾

得益于此,2025年上半年,上汽在固态电池、800V超快充、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等核心技术在前瞻布局下加速落地量产,使得上汽在技术层面脱颖而出。如智己L6搭载的光年固态电池技术,当行业还在为液态电池的续航瓶颈焦头烂额时,智己L6搭载的光年固态电池已悄然完成技术突围。这款被业内称为“电池革命第四代目”的能源系统,用三项颠覆性创新为电动汽车写下新注脚。

此外,智能制造与供应链韧性也体现出上汽巨大的优势。

因为大规模、柔性化、高度自动化的制造体系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与快速交付能力。尤其是当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与供应链波动,上汽通过深化垂直整合(如芯片、关键电池材料领域)、构建多元化供应网络、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抗风险韧性。

与此同时,服务生态让上汽不仅赢在当下,更赢得了未来。

包括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营销体系直达用户,体验中心、交付中心、服务中心网络持续优化升级。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积极构建涵盖充电补能、金融保险、二手车、车联网服务等在内的生态圈,极大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品牌价值。

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有驾

当然,最终呈现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与体验革命的依然是产品本身的爆发,毕竟内容为王,产品是市场的终极通行证。而上汽2025年的产品攻势,从智能科技的智己L6到面向家庭荣威D6,从MPV的门面别克GL8陆尚到市场更为下沉的五菱星光......这些无疑精准切中了消费升级与科技变革的脉搏。

在辉煌成绩的背后,是上汽近年来壮士断腕般的深刻变革,这是其焕发新生的核心动能。上汽积极打破传统金字塔结构,推进“小总部、大业务”模式,赋予旗下公司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和快速决策权,能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如同一个个精锐的特战部队。

同时,将数字化融入研发、制造、营销、管理等全链条。海量数据处理与AI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与优化;直达用户模式重构了用户关系,数据驱动产品迭代与营销决策。

毋庸置疑的是,2025上半年的璀璨业绩,是上汽新征程的起点而非终点。站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拐点,上汽正展现出引领者的清晰图景--从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到全球化发展的领头雁,从产业生态的构建者到用户价值的创造者,上汽正在持续变革的路上。

上汽用半年时间,展现出中国汽车“头雁”的变革伟力-有驾

历史从不辜负实干者与变革者。2025年上半年,上汽以体系力的深厚底蕴为基座,以优秀产品的集群爆发为利刃,以壮士断腕的深刻变革为引擎,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竞技场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份成绩单,不仅属于上汽,更属于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的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它雄辩地证明:唯有坚守长期主义、勇于自我革新、掌握核心科技、拥抱全球视野,才能穿越周期迷雾,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上汽的破浪前行,也正为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照亮一条充满希望与力量的航程。当这艘中国汽车的旗舰继续鸣笛远航,其激荡的潮声必将引领一个属于东方汽车强国的全新时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