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杀疯了,阿斯顿马丁还在怪特朗普?

讲真,阿斯顿马丁又出来卖惨了。

上来就发盈利预警,说自己要亏麻了,利润预期直接下调,股价duang一下就掉了个底儿掉。理由找得特别宏大叙事,说都怪那个叫特朗普的美国老头,搞什么关税壁垒,害得我们尊贵的英国绅士在美国卖不动车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这套说辞,典中典。

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外部环境,归结于宏观政策,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贵族式甩锅。潜台词是,不是我的产品不行,不是我的战略有问题,是这个世界变了,是你们这帮泥腿子不懂得欣赏艺术。

特朗普加那27.5%的关税,是挺狠,简直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对着全球车圈一通电疗,专治各种不服。但这个事的本质,根本不是什么贸易保护,而是一场掀桌子式的极限施压。核心逻辑就一条:我不好过,你们谁都别想活。如果说之前的竞争是大家在一个餐厅里抢蛋糕,那特朗普的玩法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一起在废墟里打滚。

国产车杀疯了,阿斯顿马丁还在怪特朗普?-有驾

后来,英国和美国谈了个协议,说每年给你们10万辆车10%的关税配额。听着是不是还挺美的?

坏了菜了,问题就出在这。

这个配额,对于福特、通用这种走量的压缩毛巾来说,是救命的甘霖。但对于阿斯顿马丁这种一年全球就卖几千辆的“手工作坊”来说,这玩意儿有啥用?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你是一个炼气期的小修士,天道突然给你发了个渡劫期副本的入场券。你敢进吗?你进去就是给大能们送人头的。10万辆的盘子,你阿斯顿马丁能吃下多少?你那点产能,够干啥的?

所以阿斯顿马丁不满意,甚至反过来指责英国政府不给力。这场面,就非常魔幻。一个卖千万级超跑的品牌,在用菜市场的逻辑跟政府哭穷。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年人,看这种新闻真的觉得世界太割裂了。我们这边的国产车,十几二十万,配置堆到天上去,冰箱彩电大沙发,天天打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那边厢,一个车标就值几百万的品牌,因为关税高了点,就喊着活不下去了。

国产车杀疯了,阿斯顿马丁还在怪特朗普?-有驾

真他妈的见了鬼了!

阿斯顿马丁真正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关税。它的核心矛盾在于,它的“品牌玄学”在一个越来越不讲道理的市场上,开始有点失灵了。

过去,你买阿斯顿马丁买的是什么?是性能吗?是科技吗?都不是。你买的是一种身份,一种想象,一种“邦德,詹姆斯·邦德”的精英幻觉。它的品牌本身,就是它最值钱的东西。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的用户,买的不是交通工具,是信仰充值。

但现在,这个信仰被现实的铁拳打了一个趔趄。

特朗普这一巴掌,打的不是车,是那个英伦贵族的脸面。他用最粗暴的方式告诉全世界:别装了,摊牌了,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你们那套所谓的贵族气质、百年传承,一文不值。

更要命的是,它还把需求疲软归咎于捷豹路虎被网络攻击,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毛细血管都开始堵塞。这逻辑就更离谱了。同行被黑客干了,导致你卖不出去车?这理由找的,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就是典型的“我考砸了,都怪同桌打呼噜影响我”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精神分裂。一会儿说特朗普是疯子,一会儿又觉得这背后都是算计。但讲真,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么草台班子。

你看阿斯顿马丁,一边哭诉自己没钱了,要全面审查成本,一边还要硬着头皮上那个售价100万美元的“Valhalla”。这又是什么操作?这就是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就像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兜里最后一个铜板都快没了,但出门的燕尾服必须烫得笔挺。说真的,我到现在都分不清阿斯顿马丁那几款车的前脸,感觉都长得差不多。可能是我太穷了,不配有这种烦恼。

国产车杀疯了,阿斯顿马丁还在怪特朗普?-有驾
国产车杀疯了,阿斯顿马丁还在怪特朗普?-有驾

最有意思的是文章最后的数据。阿斯顿马丁在这里哭天喊地,结果英国车市整体大涨13.7%,尤其是电动车,卖疯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时代变了,大人。

国产车杀疯了,阿斯顿马丁还在怪特朗普?-有驾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家玩的都是闪电战,都是降维打击。你还在纠结你的V12发动机会不会被关税卡脖子,人家隔壁已经开始讨论固态电池和城市NOA了。你还在强调你的手工缝线和皇室认证,人家直接用一个“遥遥领先”就把你所有的逼格都干碎了。你还穿着金钟罩铁布衫,人家已经掏出二向箔了。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阿斯顿马丁就要完蛋了吗?

也不一定。因为这个世界最不讲道理的,就是“信仰”。只要007的电影还拍一天,只要那个优雅的车标还能让某些人心跳加速,就总会有人愿意为这份虚无缥缈的“感觉”买单。这事儿,就这么玄学。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