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入门款涨价后值不值?体验2025款525Li M运动
前阵子,车友群里突然有人冒出来一句:“你们知道吗,宝马5系现在二十多万能拿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攒着预算想冲3系的兄弟姐妹们,这下全都开始琢磨,要不要咬咬牙直接上个更大的?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消息总有点滞后性。真到店里转一圈才发现,裸车27万买宝马5系那是过去式了。
7月刚过,我去了一趟本地4S店,人家销售师傅笑得合不拢嘴,说最近政策变了,现在入门款优惠下来也得31.7万裸车。要是走分期,厂家的金融服务倒挺贴心——三年免息。但算上保险、购置税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总落地怎么也要36万出头。这价格比前阵子最便宜的时候硬生生贵了三万左右。有意思的是,不管你分期还是全款,到最后落地差不了多少。
那问题来了,现在36万能把新一代宝马5系开回家,到底香不香?
这次试驾的是2025款525Li M运动套装(官方指导价43.99万元),在圈里都叫它“入门版”。外观嘛,一眼望去还是熟悉的味道:发光“双肾”格栅夜里特别扎眼,在路口等红灯时隔着老远就能认出来。不过我和修理厂老王聊天,他吐槽这一代为了兼容纯电i5,把造型搞得有点臃肿,“不像以前那么流畅利索,看着有点憨厚”,他说。他还补充了一句:“这尺寸放小区停车场,有时候掉头费劲。”
整车长度5175mm、轴距3105mm,比奔驰E级和奥迪A6L都长一点。但奇怪的是,你真坐进后排,会觉得空间没想象中那么宽敞。我表哥身高182cm,上周末带他兜风,他直说二排腿部空间还行,就是座椅偏高、有种坐小板凳的感觉。靠背角度比较直,也不能调节,还不能按比例放倒,更别提什么加热功能——这些配置只有前排才享受得到。
内饰方面,新一代跟纯电i5同平台,所以设计风格很新能源,中控台下面实体按键基本没了,大部分功能靠触摸屏解决。我妈第一次上手就问我,“空调怎么调啊?”她嫌弃这种操作麻烦,还说氛围灯太花哨,不如以前那种大气实用。不过两块联屏看起来确实高级感强一些,还有类似水晶材质的小细节,让人摸起来冰凉凉挺舒服。配置嘛,自适应巡航、主驾驶记忆、电动方向盘都有,但无钥匙进入和360度影像缺席,只给配6扬声器音响,对喜欢听歌的人来说稍微寒酸点儿。
动力系统搭载B48B20R发动机,也就是2.0T+48V轻混,再配采埃孚8AT变速箱。这套组合其实在同级别已经见怪不怪,我个人觉得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加速初段反应灵敏,高速超个车不用担心拖泥带水。我去年冬天跑高速,油耗最低做到了6.9升/百公里(听群友自测,有人开到过6.7),主要还是因为48V轻混启停很平顺,下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会自动熄火省油。但堵市区低速跟停时,那8AT偶尔会闯一下档位,不至于晃脑袋,但也不是毫无存在感。
悬挂软硬适中,更偏舒适取向,高架桥压井盖不会弹跳太厉害,不过转弯侧倾比上一代略明显些。有一次雨天急刹,小区保安吓了一跳,以为我要冲进花坛,其实底盘抓地力还算稳妥,就是ABS介入声音大点儿。另外NVH静谧性提升不少,我爸经常午休就在副驾打盹,说关窗之后外面卡车轰鸣几乎听不到什么动静。
冷知识插一句:这一代虽然取消很多物理按钮,但隐藏菜单还能通过方向盘+启动键组合打开维修模式,上次保养技师教我的,用来检测胎压传感器特别方便。据维修站李师傅讲,新五系防冻液容易低温报警,其实多数情况只要补加一点就好,无需紧张返厂换件。不少新手司机遇到仪表报警,都以为是大毛病,其实属于正常消耗范围内的小事儿。
再扯远一点,说个二手行情:今年春天我朋友卖掉自己2019年的530Li豪华型,本以为能卖28万以上,可惜行情一路走低,只成交24万出头。他懊恼半天,说以后换新一定先关注市场波动周期,否则吃亏都是自己的钱包疼。这也是提醒后来者,多留意地区优惠幅度和银行贷款政策变化,有时候一个月时间价格差好几千甚至上万元不是稀罕事儿。据本地某汽贸老板透露,今年五六月期间南方城市优惠力度普遍收窄,而北方部分地区还能谈出额外礼包,比如送原厂脚垫或首年交强险,各家套路不同,多问几家准没错。
写到这里想到件趣事,上个月邻居老李买完这台525Li第二周,被楼下小孩蹭掉漆面边角,他跑去4S喷漆报价1200元一个面,一顿抱怨“豪华品牌连补漆都金贵”,最后找熟人汽修铺600元搞定,还送抛光一次。他回来说:“以后停车一定离自行车远点!”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