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唠嗑唠嗑驾驶时的那些事儿,重点说说单手掌控方向盘这档子事。
考取驾照时,教练就差没用铆钉把你的两手固定在方向盘上了,反复强调双手紧握,这是标准操作,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可等到真正独自驾车,却发现双手像被施了定身法,怎么摆弄都不对劲,反倒是单手扶握,操控起来得心应手。
更有趣的是,那些驾龄颇长的老驾驶员,特别是开出租车的老前辈,单手打方向几乎成了他们的标志性动作,那份熟练与洒脱,仿佛车辆就是他们躯体的延伸。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驾校教的都错了?
或者说,咱们天生就适合单手驾驶?
依我看,这事儿要辩证看待。
必须承认,一部分老驾驶员单手操控,那是真本事,艺高胆大。
他们倚仗的是对车辆与路况的深刻感知。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体会,说白了就是,积累了足够的驾驶里程,对自己的爱车,对各种路面状况,心里有数,就算蒙上双眼,也能准确判断车轮位置,以及前方弯道的走向。
这感觉就好比,在漆黑的房间里,你能毫不费力地摸到床头灯的开关,那是肌肉的本能反应,是长期实践的积累。
有了这种能力,单手掌控方向盘,自然轻松利落,甚至还能抽出空闲,来根烟,抿口茶,和副座的伙伴谈天说地。
然而,咱们也得承认,这种本事不是人人具备,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
那些老司机是靠时间和金钱,以及无数公里安全行驶经验累积起来的。
你刚拿到驾照,就想效仿别人单手耍酷?
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两手抓牢方向盘!
毕竟,安全是首要考量,耍帅则显得次要。
再者,这种对路况的把控也不是万能的。
面对复杂的地形,或是突发状况,仍然需要双手紧握方向盘,才能最大限度确保安全。
万一遇到紧急变故,单手没能抓稳,方向盘脱手,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单手操控的习惯也有些渊源。
往昔,自动挡车辆尚未普及,路面上行驶的大多是手动挡。
手动挡车辆,换挡绝非易事,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脚踩离合器,手拨动变速杆。
换挡过程中,右手务必空出来操作,那么左手自然需要承担重任,稳住方向盘。
久而久之,左手也就练就出来了,单手扶握方向盘,稳如磐石。
不仅如此,手动挡换挡时,不仅要扶稳方向盘,还要保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这更加锻炼了单手控制车辆的技巧。
因此,许多老驾驶员都是从手动挡时代走过来的,他们单手驾驶的习惯,是被客观条件所迫,也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形,那就是有些人的肢体协调性天生就比较弱。
诸位别笑,世上确实有人不擅长肢体协调。
考取驾照时,还能勉强用双手,以极慢的速度挪动车辆,可一旦到了真实的道路上,车速稍快,便会感到手足无措。
手动挡车辆,对他们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
离合器、油门、制动器、档位、方向盘,五项操作同时进行,大脑瞬间宕机。
他们就是无法协调,不是顾此失彼,就是手忙脚乱。
在驾校学习时,由于车速慢,尚能勉强应付,可一旦到了真实的路况中,当车速提升,双手握持方向盘反而难以驾驭车辆,不是方向盘打得过猛,就是力度不足,感觉彻底迷失了方向。
所以,他们转而觉得单手操控更为顺畅、更为自然。
这件事,的确不能强求。
每个人对不同操作方式的适应程度有所差异。
就好比有些人就是不习惯用筷子,反倒觉得用刀叉更为顺手。
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言:“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人各有志,车亦如此。
不过,换个角度说,双手握持方向盘,并非要求两手必须紧紧抓住不放。
很多人觉得双手操纵别扭,正是因为过于用力,两手互相较劲,彼此掣肘。
事实上,正确的双手操纵方式,应当是“分工协作”。
一只手主要负责把控方向,另一只手提供辅助配合。
就像交响乐队,有主奏乐器,也有伴奏乐器,相互配合,才能演奏出和谐动听的乐章。
所以,双手操控的精髓在于,找到你更习惯的那只手,让它来主导方向,另一只手放松,提供辅助。
这样,就能避免两手“争夺”方向盘,从而防止方向跑偏或转向过度。
末了,再唠叨几句,安全至上,永远是第一准则。
倘若你感觉单手操控更自如,更有信心,那也未尝不可,但前提是,你对车辆的性能和路况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控。
在路况复杂或者突发状况下,还是务必双手紧握方向盘,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还有,新手驾驶员,切勿轻易模仿老驾驶员单手耍酷。
务必先把基本功练扎实,再考虑其他。
归根结底,驾驶不是为了炫技,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此外,现在的汽车科技发展迅猛,诸多车型都配备了各种辅助驾驶系统,诸如车道保持辅助、自动泊车等等。
这些高科技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因此,开车时,也别忘了善用这些高科技配置,让它们辅助驾驶,而不是一味依赖自身的感觉或“技术”。
说了这么多,各位,你们日常驾车时,偏好用单手还是双手呢?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或心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供大家一同学习,共同进步!
也让咱们看看,究竟有多少单手操控的“隐藏高手”深藏民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