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

2025年上海车展的阵仗确实大得吓人,光是发布会就超过百场,新车型更是挤满了展台。

不过逛完所有展区,总感觉这场号称“近五年来最盛大”的车展,似乎少了点让人热血沸腾的颠覆感。

要说亮点,各家车企在卷配置、卷价格、卷技术的赛道上越跑越远,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反而成了稀缺品。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先说个有趣的现象:旋转座椅这玩意儿几乎成了国产车的标配,但不同品牌玩出来的花样,说白了就是多加几个电机、换个折叠方式。

更讽刺的是,曾经高喊“智能驾驶改变世界”的新势力们,现在连宣传话术都变得遮遮掩掩。

更让人唏嘘的是动力路线——增程在高端市场横着走,纯电卡死10万门槛,插混还在和油车掰手腕。

至于设计?

连雷克萨斯和马自达都玩起了双联屏,中国汽车市场这锅大杂烩,硬生生把特色熬成了流水线产品。

不过翻遍全场还是能找到几款值得说道的车型,既有传统车企的挣扎转型,也有新玩家的剑走偏锋。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咱们就挑七款最具代表性的车型,看看它们到底在卷什么,又卷出了什么新名堂。

雷克萨斯ES纯电版端上来就是个矛盾体。

作为品牌首款国产纯电车型,它既保留了皇冠Sedan的老派轿跑造型,又硬塞了纯电车该有的黑科技。

最魔幻的是内饰设计——单屏和双屏版本同时亮相,活脱脱把“既要又要”的纠结写在了脸上。

车门上那块竹饰板倒是保留了东瀛匠心,但放在2025年的新能源车里,多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看着这款车,很难不怀疑雷克萨斯是不是把中国市场的密码搞反了:当所有人都在强调智能体验时,他们却把筹码押在了木质饰板上。

大众的三款概念车倒是把“求变”写在了脑门上。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ID.EVO、ID.AURA、ID.ERA直接挂着小鹏的基因出生,连内饰都照搬了G9的设计。

这场景像极了当年合资车企对自主品牌的不屑,如今却要靠换壳续命。

有趣的是,当年嘲讽增程落后的大众高管们,现在又得靠增程车型抢市场。

不过消费者可不傻,当大众的换壳车和小鹏原版摆在一起,到底是选带着“德系信仰”的溢价,还是直接买技术更纯粹的国产车?

这场对决或许能给合资品牌上一课:光靠换标混日子,终究要被市场教做人。

马自达EZ-60的登场堪称“美学抄袭教学现场”。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设计师把深蓝S07套了个风阻套件,再把内饰零件重新排列组合,愣是整出了“东瀛保时捷”的效果。

最绝的是连雪糕筒造型的轮毂都原封不动照搬,却硬被说成是“本土化创新”。

这操作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抄得好叫借鉴,抄得妙叫致敬。”不过话说回来,能把别人家的设计玩出花来,也算是一种本事。

只是这种“致敬”背后,是不是也暴露了日系品牌在原创设计上的力不从心?

荣威明珠概念车倒是让人看到了国产品牌少有的野心。

约瑟夫·卡班这位设计鬼才,把直瀑格栅玩出了三段式矩阵灯组的新花样,修长的雪茄车身配上游艇式车窗线,硬是把概念车做出了百万超跑的气场。

最让人拍大腿的是内饰设计——金色饰条像画框一样勾勒出中控台,昏黄氛围灯下尽显老钱风范。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这车要是能量产,绝对能给荣威打下“中式豪华”的标签。

不过概念车和实车的差距,往往比地球到火星还远,真要等这设计落地,怕是得等到猴年马月。

奔驰CLA L的登场堪称“老贵族的孤勇”。

当所有豪华品牌都在电动化赛道上疯狂堆料时,奔驰反手掏出一台85度电跑866公里的纯电轿跑。

更绝的是它死死抱住油车设计语言,满车星辉的细节里找不到一丝EQ系列的影子。

这种“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策略,倒是很符合奔驰的调性。

不过光靠情怀可不够,消费者真金白银掏钱时,可不是光听工程师吹嘘低风阻设计就能买单的。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这车要是定价太飘,怕是要重蹈EQC的覆辙。

广汽丰田铂智7玩的是“凯美瑞的皮,华为的魂”。

说是纯电凯美瑞,结果底盘调校、智能座舱全是现成的昊铂GT方案,连鸿蒙系统都敢往车里塞。

最迷的是激光雷达和Momenta方案的组合,硬是把丰田的老派工程师逼出了新思路。

不过90后消费者会买账吗?

要他们花凯美瑞的价格,买个挂着牛头标的“大号问界”,怕是得好好掂量掂量。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这车最大的悬念不是技术,而是丰田能不能放下身段,真正理解中国年轻人的需求。

压轴出场的奇瑞全新QQ简直是个“怪咖”。

明明挂着QQ的名头,轴距却干到了2750mm,活脱脱是个“精装版海豚”。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后驱布局、40kW电机,这配置说是对标ID.3都不为过。

最绝的是内饰设计——再生塑料外壳下藏着悬浮中控,方Q造型的灯组配上Q形侧裙,把“廉价但有趣”的精髓玩明白了。

这车要是定价8万起,怕是要把海豚、海鸥按在地上摩擦。

不过奇瑞这波操作也很微妙:既想靠QQ情怀圈粉,又想用高端配置抢市场,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不知道消费者买不买账。

上海车展7款新车速评:大部分匠心不再,谁还能惊艳全场-有驾

逛完车展最大的感受是,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甜蜜的烦恼”。

当同质化竞争从配置卷到设计,从智能驾驶卷到营销话术,真正的破局点到底在哪?

是奔驰CLA L这种技术流的反扑,还是荣威明珠概念车展现的设计野心?

又或者是奇瑞QQ这种“复古未来主义”的奇招?

或许答案藏在某个细节里:当雷克萨斯还在用竹饰板强调匠心时,比亚迪的旋转座椅已经能自动调节腰部支撑;当大众还在借鉴小鹏的设计时,新势力们已经在研究怎么用AI重构人车交互。

这场同质化狂欢的背后,藏着产业转型的阵痛,也孕育着新秩序的萌芽。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怎么看这届车展?

是觉得车企们江郎才尽,还是认为这是产业升级必经的阵痛期?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