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曾经被视为高端车型专属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特别是城市领航(NOA)功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头部车企近期密集推出搭载高速NOA甚至城市NOA功能的10万元级车型,宣告“智驾平权”时代加速到来。这股普及浪潮不仅显著提升了高阶智驾的渗透率,更直接引爆了对高像素、高可靠性车载摄像头等核心感知硬件的巨大需求,本土产业链龙头如欧菲光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打开广阔成长空间-有驾

政策铺路,成本下探,技术成熟:智驾普及“三驾马车”并进

智能驾驶的快速下沉并非偶然,政策支持、成本下降与技术成熟构成了坚实的“三驾马车”。

1.政策东风劲吹: 国家级层面,《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已纳入立法计划,旨在为高阶自动驾驶(如L3级及以上)的商业化应用扫清法律障碍。地方上,北京、武汉等地率先出台支持性法规,为城市NOA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为高阶智驾的商业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2.成本“拦路虎”被驯服: 核心硬件成本的大幅下降是关键推手。以激光雷达为例,其单价从2017年的20万元以上,一路下探至2025年的2000元以下,降幅惊人。同时,算力芯片的成本也在持续优化。叠加车企在算法、域控制器等领域的自研能力提升,使得以往仅见于豪华车的智驾功能得以大规模向经济型车型普及。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吉利汽车在自研芯片和智驾算法上的投入,都体现了本土车企推动技术下探的决心。华为乾崑ADS 3.0方案的推出,更是为众多车企提供了成熟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

3.技术底座日益稳固: 以BEV(鸟瞰图)+Transformer为代表的新一代感知算法不断优化,多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融合方案日益成熟,使得城市复杂路况下的NOA功能和高速NOA的体验显著提升,可靠性增强,用户接受度提高。

权威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的爆发力。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GGAI) 最新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含免费选装促销)NOA功能的新车交付量高达197.47万辆,同比暴增162.3%! 高速NOA的渗透率正向60%以上迈进,城市NOA的渗透率也有望从个位数快速提升至15%左右。主流方案普遍采用“多摄像头模组+域控制器”架构,搭载10颗或11颗摄像头成为标配。

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打开广阔成长空间-有驾

感知核心量价齐升,国产替代按下快进键

作为智能汽车的“眼睛”,车载摄像头在此轮普及浪潮中迎来了真正的“量价齐升”。

“量”的飞跃: 单车搭载摄像头数量正经历爆发式增长。GGAI数据显示,2024年ADAS摄像头(含一体机,不含舱内)前装标配搭载总量达到7615.34万颗,同比增长39.2%,单车平均搭载量升至3.32颗。 搭载7颗及以上摄像头的方案占比已接近40%。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将历史性突破1亿颗大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0亿元左右(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

“质”的升级: 仅仅数量增加还不够,性能提升同样关键。为满足高阶NOA对感知精度、尤其是远距离和复杂光照(如逆光、隧道口)识别的严苛要求,800万像素高分辨率摄像头配合HDR(高动态范围)技术正迅速成为前视摄像头的主流配置。理想、小鹏、蔚来、问界、吉利、宝骏、腾势等新老势力车型均已大规模应用。

国产力量崛起,产业链龙头乘势而上

需求的爆发与技术门槛的逐步跨越,为欧菲光等本土供应链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替代窗口期。国内产业链正加速突破关键技术壁垒:

关键器件突破: 如思特威成功量产车规级CIS图像传感器(SC530AT/SC360AT),其M1系列ISP芯片集成了先进的暗光降噪、4帧HDR合成及LFS线闪光抑制技术,性能对标国际大厂,实现了核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

模组与系统方案龙头受益显著: 作为国内光学领域的头部企业,欧菲光的表现尤为亮眼。自2015年布局智能汽车领域以来,欧菲光已获得二十余家国内主流车企的供应商资质。其智能汽车业务覆盖智驾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

产品矩阵完备: 在车载摄像头这一核心领域,欧菲光已实现前视(2M三目、8M双目/单目)、周视/后视(3M、8M)、环视(1M、2M、3M)、电子外后视镜(带加热2M)、舱内监控(1M/2M/5M/8M DMS/OMS)等全系列产品的量产,是国内多家车企的主力供应商。其8M高像素摄像头方案已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

系统方案能力突出: 欧菲光不仅提供单颗摄像头,更基于深厚的光学积累和系统集成能力,推出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解决方案,并能整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提供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套件,满足车企对高阶智驾的系统级需求。其在电子外后视镜(CMS)领域也推出了从基础型到智能型的两代方案。

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打开广阔成长空间-有驾

分析师观点:平权浪潮下的确定性机遇

多位知名行业分析师指出,智能驾驶,尤其是NOA功能的快速普及是未来3-5年汽车智能化最确定的赛道之一。券商研报强调,硬件预埋(尤其是感知层)是车企竞争智能化的先手棋,车载摄像头作为核心传感器,其“量价齐升”逻辑清晰。分析师认为,本土供应商凭借快速响应、成本优势和技术迭代能力,在摄像头模组、镜头等环节的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深度绑定主流车企的龙头公司业绩弹性更大。

写在最后

平价智驾的崛起,是一场由政策、成本、技术共同驱动的产业革命。它不仅深刻改变着消费者的用车体验,更重塑着汽车供应链的格局。在车载摄像头这个感知层核心赛道,量价齐升的确定性趋势与国产替代的澎湃浪潮交织,为以欧菲光为代表的本土龙头企业打开了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智驾“平权”的深入推进,产业链的“中国力量”有望在全球汽车智能化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免责声明:图文源自互联网或AI,仅为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