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瑞虎9X这事儿,讲真,我第一眼看到新闻的时候,脑子里就俩字:颠了。
不是车颠,是奇瑞自己颠了,而且是心态爆了之后的那种大彻大悟的颠。
这年头,车圈的发布会比德云社的活儿还密集,各种新势力天天在那儿开光、渡劫、飞升,PPT上的参数一个比一个玄幻,恨不得下一秒就搓出个任意门来。大家默认的规矩是,电车负责“整活儿”,油车负责“过日子”。结果奇瑞不干了,直接掀了桌子,搞出一个叫瑞虎9X的玩意儿,核心思想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我一个烧油的,也要跟你们电车一样搞“智能”,而且是油电同智。
这叫什么?
这不叫弯道超车,这叫直接把赛道给炸了,在废墟上玩碰碰车。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给燃油车配上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这种东西,就像给一个修了五百年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硬塞一把激光枪。看起来是强强联合,实际上是精神分裂。买油车的人,图的是啥?不就是图个稳定、可靠、没有里程焦虑,图个发动机的轰鸣和变速箱的机械感嘛。这帮人,你跟他聊NOA,他可能觉得你是在跟他聊NBA。他们的核心需求是“别给我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是“我就要一个耐用的压缩毛巾,别给我搞什么记忆棉”。
但奇瑞为什么非要这么干?
因为它悟了,悟了一个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隔壁比亚迪已经把价格干到了地板以下十八层,小米SU7拿着雷电法王的大招直接把友商的蛋糕连带桌子一起端走了。这种时候你还想着温良恭俭让,想着靠那个2.0T配爱信8AT的“祖传秘方”去跟人家拼刺刀?人家都上高达了,你还在秀你的马伽术。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发疯。
你不是说我油车老土吗?我直接给你上城市NOA。你不是说我智能化不行吗?我给你搞个猎鹰700智能驾驶,名字听着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似的。你不是觉得油车就该便宜大碗吗?我偏不,我给你堆满配置,告诉你,我一个烧油的,也能给你电车的体验。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卡车冲锋。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智能驾驶宣传轰炸到头皮发麻的中年人,对这事儿的看法其实很悲观。
我们来构建一个场景。你开着这台瑞虎9X,启动了它引以为傲的城市NOA,在北京西直门或者重庆的盘山路上。你的车在算法的驱动下,像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战战兢兢地跟着车流。这时候,左边窜出来一个外卖小哥,右边挤进来一辆不打灯的网约车,前面一个老大爷骑着老头乐,以一种薛定谔的走位方式飘忽不定。
请问,这套“猎鹰700”系统,它的CPU会不会当场烧了?三体人看了估计都要气活过来。
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从来不在特斯拉,不在小鹏,而在中国马路上活生生的老头乐。只要大爷的走位够风骚,任何激光雷达都得喊一声“大哥”。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系统,算得过这种充满了人情世故的混沌算法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奇瑞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他们搞这个“油电同智”,压根就不是为了让用户真的在城市里天天用NOA通勤。它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营销。或者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
它在传递一个信号:别看我是个油车,但我没有脱离时代。你们电车有的那些“不明觉厉”的东西,我也有。你看,分体式大屏,可点亮LOGO,贯穿式尾灯,城市NOA……这些词儿一说出来,是不是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感觉这车不是从加油站开出来的,而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这是一种玄学,一种品牌层面的自我催眠。
就像奔驰,它最值钱的永远不是发动机或者底盘,而是那个三叉星徽。你买它,买的就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身份认同。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底盘颠、做工差,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热爱。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奇瑞现在干的,就是强行给自己贴上“科技”和“智能”的标签,试图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玄学。这套“电子义肢”好不好用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得有。但能过,就是能过。必须有,加大加大加大。
所以,瑞虎9X这款车,本质上是一个矛盾的缝合怪。
它的心脏,是一颗传统的、可靠的2.0T发动机,匹配着经典的爱信8AT,这是它“油车”的道骨。而它的外在,却披上了一层电车才有的、充满了未来感和不确定性的智能科技外衣,这是它试图迎合时代的皮相。
它想告诉那些还在油和电之间犹豫的用户:来我这里,我全都要。
但这种“我全都要”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深的焦虑。因为市场不会给你“全都要”的机会,只会给你“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选择。
奇瑞这一招,与其说是重塑市场,不如说是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然后大喊一声:你们再逼我,我就带着我的NOA一起跳下去了!
坏了菜了,这根本不是什么产品策略,这是行为艺术,这是对这个荒诞的内卷时代,最朋克的回应。
就凭这一点,我觉得,这车有点意思。真的,太有意思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