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新能源车企为啥总在“烧钱”?蔚来,这家曾经靠江淮代工起家的车企,最近干了件大事——2025年7月7日,他们跟江淮的合资公司正式宣布注销,代工时代彻底谢幕!与此蔚来累计亏损超千亿的新闻又把创始人李斌推上风口浪尖。千亿窟窿怎么来的?蔚来甩掉代工包袱后,能不能在新能源赛道杀出一条血路?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看看李斌的“豪赌”到底值不值!
时间回到2016年,那会儿蔚来还是个没生产资质的“新手村”玩家,只能拉上江淮汽车“组队”造车。江淮的工厂帮蔚来把ES8、ES6这些车型送上生产线,可每辆车屁股上都得贴个“江淮汽车”的标签,多少有点“借壳上市”的味道。快进到2025年7月7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甩出一条重磅消息:蔚来和江淮的合资公司——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开始注销,公告期从6月10日到7月24日。这标志着双方九年的“联姻”正式散场。
为啥散?简单来说,代工这模式不香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0%的新势力车企都通过自建或收购工厂实现了独立生产。代工虽然省事,但就像租房住,品牌形象受损,成本还不好控。蔚来2023年豪掷32亿元,买下江淮的F1、F2工厂,拿到了独立生产资质,生产成本据说能降一成。这一步,蔚来走得像“壮士断腕”,果断又硬气!代工模式就像借别人的锅炒菜,省心但不长久。蔚来这次“散伙”,是为了自己掌勺做大餐,既能端出高端品牌范儿,还能省下几勺油盐酱醋,转型这步棋下得值!
说起蔚来,绕不过一个扎心的话题——钱烧得太凶!公开数据显示,蔚来累计亏损已经突破1000亿元,这数字听起来就像天文数字。面对外界的质疑声,李斌在合肥工厂站出来“开麦”:这千亿窟窿,主要烧在两件事上——研发和换电。研发这块,蔚来这些年砸了600亿元,2024年一年就花了130多亿,甩理想(110.7亿)和小鹏(64.57亿)好几条街。换电网络更是个“吞金兽”,全国1900多座换电站,每座造价150万到300万,但日均服务量连50单的盈亏平衡点都摸不到。
中信证券的分析师曾评价,蔚来的研发投入在行业里是“顶配”,尤其在智能驾驶和自研芯片上,已经跑在很多对手前面。可换电站这事儿,短期内就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李斌却信心满满:“我们的亏损透明,资产负债表干干净净!”这话听着挺提气,但普通人估计还是犯嘀咕:烧这么多钱,啥时候能回本啊?李斌这“烧钱”路子有点像“烧开水”,火够猛才能沸腾。研发和换电是蔚来的底气,但换电站用得少,钱花得快,短期内还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千亿亏损的压力下,蔚来没闲着,早就开始“自救”。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蔚来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但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三成,交付量还环比下滑了42.1%。这成绩单,搁谁身上都得冒冷汗。为了翻身,蔚来祭出两板斧:一是组织大换血,3月推出“基本经营单元”模式,把研发、生产、销售拧成一股绳,裁掉冗余部门和高管,计划四季度把研发费用压到20亿-25亿元;二是产品大升级,主力车型ET5、ES6用上自研芯片,每辆车成本降1万元。新品牌乐道更是杀手锏,L90大型SUV定价不到30万,准备三季度上市,直攻三四线市场。
毛利率方面,蔚来现在只有7.6%,跟特斯拉的18%和理想的20%比,差距不是一般大。李斌放出豪言:二季度毛利率要冲到15%,四季度目标20%,月销量还得冲到5万辆!这目标听着让人热血沸腾,但路子可不好走。蔚来这波操作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组织瘦身、产品降价,都是为了活下去。可市场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没那么容易,乐道能不能成“黑马”,还得看消费者掏不掏腰包。
蔚来甩掉代工包袱,不是个例,整个行业都在变。小鹏2020年靠肇庆工厂实现自产,理想2021年拿下北京现代的工厂,新能源车企们都在告别代工,奔向自产的“自由”。汽车行业专家张翔曾分析,代工模式在早期帮新势力站稳脚跟,但现在政策放宽,市场竞争白热化,自产才能掌控命脉。蔚来的换电模式更是争议不断,有人觉得它能解决续航焦虑,有人吐槽成本高得离谱。张翔认为,换电适合特定场景,但要大规模推广,还得看政策和市场的脸色。
李斌显然在下一盘大棋。他喊出2025年四季度月销5万辆、毛利率20%的目标,底气来自乐道品牌的低价策略和换电服务的吸引力——60%的乐道用户就是冲着换电来的。可如果这目标没达成,蔚来可能得面对更大的风暴。新能源赛道就像跑马拉松,蔚来现在是咬牙冲刺的阶段。换电模式是把双刃剑,成败全看能不能把服务量拉上来。行业大浪淘沙,蔚来得拿出真本事,才能不被拍在沙滩上。
蔚来跟江淮的“分手”,不只是两家企业的故事,更是新能源车行业从“草莽时代”到“精耕细作”的缩影。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蔚来的新车型和换电服务值得瞅瞅,尤其是乐道的L90,性价比高的话,可能是个入手好机会。建议大家买车时多比比价格和服务,别光盯着品牌光环。对车企来说,技术得跟成本齐头并进,不然再好的梦想也得摔跟头。
李斌带着蔚来在质疑声中硬着头皮往前冲,2025年四季度就是他证明自己的“期末考”。这场新能源赛道的硬仗,蔚来能不能打赢,咱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