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大三叉星格栅” 这一奔驰旗舰的标志性符号被替换成流光闪烁的数字光幕,当豪华轿车的加速能力向着超跑看齐,全新奔驰 S 级的曝光直接在车圈炸出两个极端声音:有人说这是 “颠覆豪华认知”,也有人吐槽 “丢了奔驰的根”,而更关键的 L4 自动驾驶承诺,更是被质疑 “纸上谈兵”。
全新奔驰 S 级依然锁定 80-150 万豪华旗舰轿车市场,瞄准的是注重身份象征、科技体验与驾乘品质的高净值用户 —— 他们可能是企业高管,也可能是高端创业者,既需要车辆撑得起商务场合,也追求日常通勤的智能与舒适。而此次曝光的两大核心改动,恰好戳中了这个群体的 “纠结点”:既想尝鲜前沿科技,又担心背离豪华车该有的 “稳重感”。
对比宝马 7 系行政版、奥迪 A8L Horch 版这两位老对手,全新奔驰 S 级的差异化优势很鲜明。价格上,其预售价与竞品基本持平,但性能参数直接拉开差距 —— 搭载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突破 600 马力,官方零百加速 3 秒的数据,比宝马 7 系的 4.7 秒、奥迪 A8L 的 5.7 秒快了近 2 秒,甚至能对标部分入门超跑。
更关键的是数字光幕设计,并非单纯的 “花架子”:白天可模拟传统格栅的视觉层次,夜晚则能根据路况切换迎宾模式、警示模式,比如检测到行人靠近时自动亮起柔和光带,这比竞品的静态格栅多了实用场景。不过客观来说,这种设计的维修成本可能比传统格栅高 30% 以上,后续用车成本是用户需要权衡的点。
12.8 英寸 OLED 中控屏搭配 AR-HUD,操作流畅度比上一代提升明显,尤其是 L4 自动驾驶功能,在封闭高速路实测中,能自动完成超车、避障、跟车,甚至应对突发的施工路段 —— 但在城区复杂路况下,仍需驾驶员接管,这说明它还没到 “完全脱手” 的阶段,更像是 “高阶辅助驾驶的进阶版”。
全新 S 级沿用空气悬挂,但加入了智能调节系统,过减速带时车身起伏控制得比宝马 7 系更柔和,后排乘坐体验接近迈巴赫 S 级,这种 “兼顾运动与舒适” 的调校,恰好契合目标用户 “自己开不憋屈,带客户不丢面” 的需求。
近三年数据显示,购买豪华旗舰轿车的用户中,35-45 岁群体占比从 38% 升至 52%,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对科技配置的敏感度远高于传统豪华元素。
而全新 S 级的市场使命,就是巩固奔驰在 “科技豪华” 领域的话语权 —— 对比同品牌的 E 级、迈巴赫 S 级就能发现,L4 自动驾驶、数字光幕这些配置只在全新 S 级上首发,既避免了与低端车型 “同质化”,也和迈巴赫的 “极致舒适定位” 形成差异,这种 “梯次配置” 策略,是奔驰维持品牌溢价的关键。
参考上一代奔驰 S 级三年 65% 左右的保值率,全新 S 级若能保持产品力稳定,保值率大概率不会低于 60%—— 毕竟豪华旗舰市场的用户更看重品牌忠诚度,而奔驰的品牌号召力在这一领域仍处于第一梯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未来 1-2 年内竞品推出更成熟的 L4 自动驾驶车型,全新 S 级可能面临 “技术迭代压力”,这也是打算长期持有的用户需要考虑的。
对于纠结是否入手的准车主,其实可以按 “使用场景” 做决策:如果日常以高速通勤、商务接待为主,全新 S 级的数字光幕和 L4 辅助功能能显著提升体验,3 秒破百的性能也能满足偶尔的驾驶乐趣;但如果更偏爱传统豪华的 “仪式感”,对科技配置没有强需求,那么现款奔驰 S 级或宝马 7 系可能更合适。
随着法规对自动驾驶的逐步开放,L4 功能的实用性会持续提升,全新 S 级此次的 “超前布局”,或许会成为未来 2-3 年豪华旗舰市场的 “标杆模板”—— 毕竟在豪华车领域,“引领者” 永远比 “追随者” 更有话语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