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T9来袭。瑞虎8平台加持。混动市场再掀波澜

最近,车市里有个消息让很多人都挺关注,那就是奇瑞推出了一款叫风云T9的插电混动SUV,起步价直接定在了9.99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网上马上就热闹起来了,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这车看着跟奇瑞自家的瑞虎8挺像,是不是就是把瑞虎8拿过来,换个新潮点的外观,再加套电池电机就拿出来卖了?

这种说法听起来简单直接,但如果我们真的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换个壳”这么简单。

奇瑞风云T9来袭。瑞虎8平台加持。混动市场再掀波澜-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混合动力这个关键技术领域,一次非常有深意的布局和实力展示。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换壳”的说法到底对不对。

风云T9和瑞虎8确实都来自奇瑞的T1X平台,你可以把这个平台理解成一个房子的地基和承重结构。

用同一个成熟可靠的地基来造不同的房子,这是现在全世界汽车厂家都在用的办法,好处是能大大节省研发时间和成本,让车价变得更亲民。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说它俩有血缘关系,是没问题的。

但关键在于,风云T9作为一辆混动车,它的“身体构造”和纯烧油的瑞虎8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最大的挑战就是那块又大又重的电池包怎么安放。

奇瑞的工程师们没有走捷径,比如简单地把电池包挂在底盘下面或者牺牲后备箱空间。

他们对T1X这个平台进行了一次非常精细的“外科手术”。

他们把一块容量达到34.46千瓦时的宁德时代大电池,非常巧妙地镶嵌在了汽车底盘最结实的两根纵梁之间。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电池被车身最坚固的骨架保护着,万一发生磕碰,电池的安全性就有了极大的保障。

第二,把最重的部件放在了车身最低的中心位置,车开起来就会更稳,不容易发飘。

奇瑞风云T9来袭。瑞虎8平台加持。混动市场再掀波澜-有驾

更让人佩服的是,经过这么一番改造,风云T9的底盘离地面的高度,反而比燃油版的瑞虎8还高了20毫米,走一些坑洼路面或者乡村土路的时候,心里就更有底了。

同时,它还能保证550毫米的涉水深度,下雨天过个积水路段也不用太担心。

所以你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换壳了,而是在一个优秀的基础上,针对混动车的特性,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从内到外的优化升级。

这种一个平台既能造油车又能造电车的策略,也直接帮助奇瑞把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省下来的研发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了车价上,让老百姓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的车。

除了平台,生产制造环节的门道也很多。

在奇瑞的南京工厂里,风云T9和瑞虎8虽然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但在关键的焊接工艺上,风云T9享受了更高的待遇。

它用了一种叫“激光飞行焊”的技术。

咱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一下,传统的点焊就像用订书机把几张纸钉在一起,连接的是一个个点;而激光焊接,则像是用胶水沿着纸的边缘涂了一圈,把它们无缝地粘合成一个整体。

这样一来,整个车身就变成了一个更加坚固、更加完整的“笼子”。

根据工程师给出的数据,这种工艺让车身的抗扭转能力提升了40%,这意味着在急转弯或者路面不平的时候,车身不容易变形,开起来感觉更扎实,安全性也更高。

而实现这么大的提升,每台车的成本只增加了800元左右。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智慧,把钱花在最关键的地方,用精打细算的方式,实现了产品力的大幅提升。

奇瑞风云T9来袭。瑞虎8平台加持。混动市场再掀波澜-有驾

说完了车身,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心脏”,也就是这套名为“鲲鹏超能混动C-DM”的系统。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一台专门为混动设计的1.5T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可以说是奇瑞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晶,它的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4.5%。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我们打个比方,你加100块钱的油,有44.5块钱的能量都实实在在地变成了驱动车轮的动力,而不是变成热量浪费掉了。

这个效率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量产发动机里都是顶尖的。

它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省油。

在电池没电、完全当油车开的情况下,它的百公里油耗是5.2升,这个成绩比市场上公认的省油标杆比亚迪宋Pro DM-i还要低一点。

这零点几升的差距,背后就是无数技术难关的攻克。

光有强大的发动机还不够,还得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来管理能量。

风云T9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它能把导航地图、路况信息和车辆的动力系统联动起来。

比如,你开车从合肥去上海,系统通过高德地图的云端数据,提前知道前方几公里外有严重的堵车。

这时候,它就不会傻乎乎地让发动机继续工作,而是会自动切换到纯电模式,用之前存下的电安静、平顺地通过拥堵路段。

等路况好了,再启动发动机高效行驶,顺便给电池充电。

奇瑞风云T9来袭。瑞虎8平台加持。混动市场再掀波澜-有驾

再比如,系统检测到前方是一个长下坡,它就会自动加大动能回收的力度,把刹车时本该浪费掉的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化成电能存回电池里,转化率高达85%。

正是靠着这种能“预判”路况的智能化控制,才让它的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宣传的1400公里,这对于有长途需求或者有“里程焦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技术上的硬实力,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奇瑞给风云T9定了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价格,9.99万起,比主要竞争对手低了一万块。

更关键的是,它没有因为价格低就在配置上“偷工减料”,反而是“加量不加价”。

像很有科技感的LED矩阵大灯、车内那块12.3英寸的双联大屏,还有能实现部分自动跟车、车道保持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风云T9上都是全系标配。

这种做法在同价位的车里是非常罕见的。

奇瑞之所以能做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和供应链伙伴的深度合作。

它不是简单地去采购零件,而是和宁德时代、博世这些顶级的供应商一起联合开发,从源头上就把核心部件的成本压了下来,据说压缩幅度超过25%。

这种实实在在的高性价比,立刻就打动了消费者。

一位河南周口的网约车师傅试驾后算了一笔账,他说这车满油满电跑一千四百公里,算下来每公里的成本不到三毛钱,比他现在开的油车省了一半多的钱,而且空间大,坐着舒服,拉客接人都有面子。

他的这番话,代表了很多普通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

对于生活在三四线城市,需要一辆车来兼顾生意和家庭的消费者来说,经济实惠、皮实耐用、空间宽敞就是最大的诉求。

风云T9的出现,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样,让先进的混动技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真正能服务于大众、帮助大家降低用车成本的“普惠之作”。

它不仅仅是奇瑞推出的一款新车,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有能力用技术、用制造、用智慧,为中国家庭提供更好选择的一个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