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能集团发布了2025上半年的财报,通过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与去年相比较,天能电池利润只有8.69亿元,同比下降了27.26%。2025上半年电动车销量暴涨,为什么天能电池的利润却暴跌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前段时间, 商务部发布了2025上半年电动车销售情况,2025年1~6月,电动自行车的销量达到了3,232万辆,同比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几乎所有品牌的销量都出现了暴涨。按正常来说,电动车的销量增加,使用的铅酸电池数量也会增加,为什么天能电池的利润反而下跌?
同行“内卷”白热化
虽然每年的前端电池销量巨大,但是电池的竞争也非常的激烈,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许多企业不得不采取了最致命的武器——价格战。
价格战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利润,而且内卷式的竞争,还影响了电池的品质,最终导致出现两种不好的结果,包括行业整体利润下降,天能电池作为行业的龙头品牌,净利润下滑说明了一切,另外内卷式的恶性竞争,导致电池的品质参差不齐,使电池的质量越来越差。
9月26日,包括天然、超威等品牌在内,发布了联合倡议书《关于反对“内卷”、加强自律、推动铅蓄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也恰恰印证了当前行业内耗的激烈与无序的竞争。
锂电池的降维打击
除了电池同行的内卷以外,铅酸电池还面临着锂电池的降维打击,特别是2025年电池的生产成本下降,使锂电池的销售价格明显下调,提高了锂电池的性价比。
另外,比亚迪把刀片电池技术下放,开始布局两轮电动车锂电池,同时国轩高科也加入了两轮车锂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这些原本专注于四轮电动车市场的巨头,开始将技术和产品下沉到两轮车市场,可以快速抢占高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市场,为电动车提供轻量化、长寿命、高安全的锂电池。
锂电池的降维打击,不仅意味着当下的高端市场的丢失,更可能会抢占中低端市场份额,开始从高端市场向下渗透,最终使得铅酸电池的利润下滑。
电动车品牌的“去第三方化”
无论是天能还是超威电池,他们是作为第三方供应链,为两轮电动车提供服务,但是铅酸电池的门槛比较低,各大电动车品牌也开始研发自家的石墨烯电池。
比如雅迪电动车,为了掌控核心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品质,早已布局铅酸电池市场,开始自家研制石墨烯电池,雅迪的常青藤电池、台铃的蓝极鲸电池就是典型的代表。
电动车品牌自家研制的电池,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是价格,通过内部供应链的消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是性能提升,电池完美匹配电动车,宣传上可以突出专车专用,而且还提升了品牌形象。最后是减少了第三方的依赖,将利润留在了自家体系内。
电动车品牌自家研制电池,对于第三方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电动车品牌的自产自销,直接导致外部采购电池数量减少,所以天能、超威等品牌的电池都会出现销量下降,利润下滑的情况。
总结
那么,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