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治疗的智己,反而造出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车

智己最近是开窍了,还是被逼疯了?

讲真,看到新一代智己LS6的试驾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怎么样,而是上汽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在今天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汽车市场,你搞什么技术突破,什么品牌故事,都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因为大家不讲武德,消费者也不在乎武德。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发疯。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放弃治疗的智己,反而造出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车-有驾

智己LS6这次干了什么?它不跟你聊虚的,不跟你扯什么遥远的自动驾驶,它就干了一件事:把一个家,一个移动的、能让你彻底躺平的家,塞进了一个二十多万的壳子里。这操作,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它那个空间,后排一米八的大汉坐进去,腿部还有三拳。三拳是什么概念?以前我们说一拳两拳,那叫空间富裕。三拳,那叫你可以在里面打一套军体拳,或者盘腿修仙。前排副驾那个座椅,还能往前翻折,直接释放出一米长的腿部空间。官方说这是为了方便父母照顾孩子。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但我作为一个内心阴暗的中年人,看到这个功能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社畜的终极福音。老板在微信里骂你?客户半夜三点提需求?不慌,车往路边一停,副驾一翻,腿一伸,直接开睡。什么叫移动的家?这他妈才叫移动的家!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然后,它还给你整了个后排贵妃椅模式,半躺。还给你配了个车载双开门冰箱。就问你怕不怕?这个组合拳打出来,基本上就是明着告诉你:别奋斗了,别努力了,人生没什么意义,不如在我的车里躺平。这已经不是一辆车了,这是一个移动的道观,一个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得道飞升”的法器。

我作为一个真的买过好几辆车,踩过无数坑的中年人,对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一开始是嗤之以鼻的。我觉得车就是车,是个工具。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尤其是在这个大家都开始发疯的时代。当理想把冰箱彩电大沙发搬进车里,并且大获成功的时候,所有人都悟了。原来消费者要的根本不是什么驾驶乐趣,也不是什么品牌价值,他们要的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壳子。

讲真,我最近颈椎不好,看到能躺的椅子就两眼放光,别说车了,就是轮椅我都想买个能躺的。

所以你看,智己LS6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用户心理学研究到了骨子里。它放弃了和你谈论那些虚无缥缈的“诗和远方”,而是直接给了你一张可以随时躺下的“床”。别人还在教育用户“你要什么”,智己直接说“我知道你什么都不想要,你只想躺着”。这种洞察,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因为你连他们的思维钢印都给预判了。

这个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每一家车企都是带枪的猎人,任何心慈手软的下场就是变成别人的军功章。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智己LS6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它的逻辑很简单:你们不是喜欢卷冰箱沙发吗?行,我加大加大加大,我直接给你一个套房,我让你的车不只是家,还是一个移动堡垒。

放弃治疗的智己,反而造出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车-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智己夸得有点狠,其实吧,这套东西的成本…算了不说了,怕被寄律师函。

当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不就是堆料吗?没技术含量。说这话的人,格局小了。在绝对的舒适和便利面前,谈技术就像跟一个快饿死的人讨论分子料理。你得先让他吃饱,他才有心情听你吹牛逼。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在特斯拉吗?在华为吗?都不是,在中国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最朴素的民粹解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同理,决定一辆家用车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它的零百加速,不在于它的麋鹿测试,而在于你丈母娘坐后排,能不能舒服地翘起二郎腿,顺便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可乐。能,就是能。

所以,智己LS6这辆车,你不能单纯地用车的逻辑去看它。它是一个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但你把它丢进市场的血海里,它瞬间就能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它是一个宣言,告诉所有同行:不装了,摊牌了,这场仗没有体面可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种掀桌子的玩法,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所有车企都像是在玩一场俄罗斯轮盘赌,往枪里塞满了各种配置和功能,然后对着自己的脑袋开枪。谁能活下来,谁就是赢家。至于姿态好不好看?谁在乎呢?

所以这车能不能赢的关键是什么?是技术吗?是价格吗?都不是。关键是,在这个人人都想躺平的时代,它给了你一个最快、最直接、最舒服的躺平方案。这已经不是产品力了,这是一种近乎玄学的“功德”。它在普渡众生。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虽然我爱的不是它,但我尊重它想干死所有人的决心。卷死他们!给我往死里卷!

放弃治疗的智己,反而造出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车-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