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丰田B级车突然跌到这个地步,我心里有点五味杂陈。昨天在朋友家晒着啤酒,聊到降价,朋友说:你看丰田这次是怎么回事?价格直线跳水,怎么能不让人心动?我笑了笑,也不敢猜它是不是在玩‘价格战’的套路,毕竟到这个价位,买的不是车,而是一份省心。
我还记得去年刚看过凯美瑞的价格,当时售价大概在17万左右,谁知道直接掉到12万,没包打折,没特价,就是直接跳水。这一年降价了差不多5万,估算油耗还是那样,6L左右可能是一辆永远不会坏的神器(这段先按下不表)。亲戚听说了,惊叹:哎呀,这车还能值这么多钱?说实话,丰田的品牌效应太强了,但价格一降,感觉它也是在变智商税,你还真得琢磨透它到底值不值。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表——市场份额缩水了2%,也就是说,竞争对手在疯狂蚕食丰田的蛋糕。为什么呢?新能源的冲击。比亚迪、特斯拉拼命闯入,国产品牌技术不断补充,我们这些车圈老油条都知道,其实几年前,丰田的动力配置和做工在中级车里算顶天了。想想那个2.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油耗卡在6L以内,实在是很难挑出毛病。
但问题在于,现在线上买车,除了官方参数,还得考虑更多:车机系统够不够年轻化,自动驾驶辅助是不是跟得上Vlog们的秀场?之前也有人说丰田在这块跟不上大部队,这我也有点相信。你问我:要不要等智能化成熟再买?嗯,说得没错,不能一味只看油耗,毕竟多年后我还得用得顺手,不能觉得自己买错车。话说回来,买车不就是折腾点实用和省心吗?如果只是追求高科技买特斯拉,那还不如上个大奔,价格贵,又担心刹车系统是否跟得上。
说起市场结构,也让我觉得,丰田这次降价其实像是点点自惭形秽。我曾遇到一修理工,他说:你别看丰田车皮实,好维修,零散的配件也够用,但这新能源一出来,传统车的优势真就变少。传统燃油车像是老式的小火车,耐操但速度慢;新能源则像是新潮快车,一旦趟过了套路,方便又高效。可我也发现,许多消费者还在犹豫:有没有必要割舍油车的实用性?都说十年后,新能源会占领市场,但目前这个转折点,依然太模糊。
其实我也在想:这波降价背后,可能巨头想的很简单——趁市场冲击还没完全到来,把价格压下来,占领更多份额。毕竟,比亚迪光4、5月份就卖出10万台新能源车,丰田要能不着急?你说这个价格还能再跌点吗?我估计,成本压缩到一定程度,厂家利润就会缩水,除非他们能靠配件多赚点。
又有个疑问:这么便宜的丰田车,质量还能维持多久?28万的凯美瑞,现在变成14万——这差价可不是油喝出来的。丰田的核心用户,也许对智能化没那么在意,他们更关心:这车能跑十年、还能省油、省心对吧?我身边的朋友,说起入手的打算,也就是:能一直开,省油且靠谱。这其实也说明,市场的确在变,但油耗和耐用性是硬核的硬指标。
对比其他品牌,比如本田、日产,几年前我还觉得丰田算是穷养的老派家族。而今,在这个价格段,面对国产品牌涨潮,价格战的主动权变得更像是一场大逃杀。你要问我:现买这个价的丰田值不值得?我会说——还要看你怎么想:如果你追求用得住、用得长,那这个价确实比过去实惠多了。如果你更看智能什么的,那可能还要多等一等。
说到这,突然想到,市场动作这么大,难免让我浮想联翩:是不是丰田其实早就知道新能源要崛起,只是在用价格洼地兑现在市场的信心?这个我没深究,但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传统车企要转型,压力巨大。你说,目前花个14万左右买个二十年不坏、油耗稳定的车,这份安心值不值?这是个难题。
(这段先按下不表)可能,未来的汽车会变得越来越像智能家居,只不过我还在为买哪个实用点的燃油车犹豫。其实你们觉得,现在这个价格出手,是真心划算,还是还得继续等更低?
我看着自己半透明的车镜,突然发现车窗反光映出一辆路过的小面包车,可能车子再便宜,也要看人怎么用。你们呢?觉得降价到这个地步,是买到物超所值,还是快速过渡后留下的遗憾?这个每个人心里都该有点自己的盘算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