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之前还没想明白中升这招,后来跟老李(一个混4S店多年的哥们)侃了两句,才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话说,这中升经销商真是用问界M9玩了一出大戏——买了整整1000台代步车,可别跟我说是送客户吃饭的礼物,那纯属阳谋,就是盯准BBA车主开妈宝车保养时,顺势把人的心勾走。
老李给我爆了个料:你知道4S店一天进多少组客户吗?轻轻松松几十来组,哪能全都随随便便给你安排M9?这得有多高的库存周转和营销洞察,才敢赌这么大一手!这估计也是中升心里打的算盘——起码先让你尝尝先,心理落地了,下次买车时嘴上还得嘀咕一句这次得考虑下国产豪华SUV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上个月我在北京某家奔驰4S听说,几个来保养的车主抱怨:你们那代步车的油耗咋这么高?销售小哥马上来了句:哥们,这是M9,纯电跨界,咱得让你体验下未来的节能趋势。其实吧,我体感这油耗是个不确定指标,开台纯电跑市区,咱不能纯按油耗算,反正4S店给的钥匙一递,心里虚半分。
题外话你想过没,问界M9咋就能把奔驰宝马这些老派车主洗脑成拥趸?凭啥?先说研发层面,M9的电驱系统和智能交互,确实是老外厂老牌儿那帮人心里没料到的——软硬件一体、车机响应比人还灵敏(这是听某供应链老兵说的,估摸着,是几家供应商拼死把最好料子拿出来拼的结果)。再加上中升利用供应链优势,拿到大量低价库存,玩出代步车这套,就是给兵调拨替补球员,慢慢替代你那根深蒂固的豪车情结。
我刚说这话有点大,后来仔细想想。毕竟大多数4S客户一天不过几拨,体验长短不一,代步车体验影响他们买车决定的比例不太确定。也就是说,不是开一次就换车,得持续多次体验叠加,心理阈值被触发了。这种切换不是自动铺垫,而是日积月累的你觉得那个机械的轰鸣,其实吵;那个按键,真不便利的心路变化叠加。
对了,跟你说,我还有个疑问,某些问界4S店反向操作的玩法也奇怪——M9车主保养时候给代步车的居然是奥迪Q5,这一步棋其实更精妙。你想,M9车主开奥迪Q5,立即体验被吊打的隔音、动力、内饰个别细节的差距(补充一下,奥迪Q5是中高端SUV里的老牌舒适选手,综合感受很成熟),你说这不就是在告诉他:哥们,咱这国产精品没白选吧?情绪这波拉满,感情余额蹭蹭往上涨。不知大家有没有同理?
忽然想到这和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换个新手机试用期,觉得老手机拉胯的心态挺像的。反正我以前也被手机圈粉过无数次,理性吧,买新产品还有心理惯性,这事儿不怪人。
小插曲,我朋友隔壁修理工昨天跟我唠叨:你看这国产新能源车,油耗是算法给算的,实际还得看风阻和电池衰减,卖给客户得讲明白,不然他们一会提车又来怪店里坑他。这话提醒我,4S店代步车跟客户体验即使再好,后期维修和保养还得一套服务跟上,不然烧掉的是口碑,得不偿失。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四类死店(那种直营店+授信有限,和资质差别明显的4S店)在这游戏中到底愿不愿意参与?他们眼下是硬着头皮挤出库存,还是先观望用户反馈再决定?我没跟他们聊透,这就先放一放。
回到那个开宝马奔驰去保养,然后被逼开上问界M9的用户。这体验真的是用惯了智能手机后,再被要求用诺基亚的感觉吗?我猜是有点,但也说不定,毕竟个人喜好和用车惯太复杂。你们看到身边有朋友因此弃BBA投M9的吗?或者说,他们是不是真的会真心留在这条路上,还是又得掰扯一番?
这场用代步车调戏竞争对手车主的游戏,能持续多久,靠的是供应链成本、研发迭代,还有那些微妙的心理战术。或许,它正在悄悄重塑豪华感知边界——也可能不过是朋友圈今天又多了一个段子。
你怎么看?你肯定有更硬核的体验,说说呗。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