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震动!小米YU7火爆,车企CEO们集体“盯上”了
近车圈可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小米汽车首款SUV YU7的上市,直接在车圈扔下了一颗“炸弹”,让车企CEO们纷纷坐不住了,都在研究YU7大卖对自己的影响。
6月26日晚,小米汽车YU7开启下定通道,那场面简直火爆到离谱。短短3分钟,大定就突破20万辆;1小时后,数字飙升至28.9万;18小时就锁单24万辆。这订单量简直像神话一样,按25.35万元起售价折算,订单价值已突破600亿元。这成绩相当于小米SU7上市13个月累计销量的总和,特斯拉Model Y去年在华销量的一半,理想L6一年的销量总和。这么一来,压力迅速传导到销售端,不少新势力品牌周末客流都减少五成,全跑去隔壁看小米了。
小米门店里,拼车试驾已成常态。现在定车,YU7标准版要等一年零一个月提车,Max版也要等6-8个月。这么长的交付周期,催生了闲鱼上黄牛加价超1万元转卖订单的灰色生意。
这场冲击波在资本市场也引发了连锁反应,小鹏、蔚来、理想(美股)、零跑等新势力股价应声下跌3-7%,而小米美股ADR暴涨近10%,次日港股高开8%,市值突破1.6万亿港元。
YU7之所以这么火爆,还得益于它精准的定价策略。标准版25万出头,精准避开Model Y主力款;高配带激光雷达才卖33万,比不少竞品都便宜。全系给835公里续航,800V平台实测10分钟补能400公里,这补能速度,服务区撒泡尿的功夫就够跑半天了。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YU7的订单都是SU7用户转的。但雷军表示,SU7转单数不足YU7总订单数的15%,这足以证明YU7强大的产品力和口碑。
对于产能问题,小米也在努力解决。二期工厂7月投产,但即便加班加点,产能利用率200%,年产量达到30万台左右,月产能稳定在2.5万台已经不易。所以,大家还是需要稍微多一点耐心。
面对YU7的强势,其他车企也坐不住了。智界R7推出限时补贴,小鹏G7可能下调定价,都在试图留住订单、抢夺潜在用户。这场由YU7引爆的战争,远非价格、产品层面那么简单,它让整个车圈都开始了一场更深刻、更长期的反思。车企CEO们都在研究YU7,希望能从中找到应对之策,这场车圈大战才刚刚开始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