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感觉三体人来了都得懵圈,看完发布会连夜坐飞船跑路,生怕被这帮疯子波及。前脚比亚迪秦L刚用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把桌子掀了,后脚上汽荣威就直接掏出了个“48.1%热效率”,这数字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又一个被逼疯的。
这个48.1%,是什么概念?它不是一个技术参数,它是一句脏话,一句直接对着所有同行脸上骂的脏话。意思很明确:“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以前大家搞混动,还讲点武德,你搞个DM-i,我搞个雷神,虽然背地里都想弄死对方,但明面上还是技术交流,共同进步。现在荣威这个DMH6.0一出来,性质就变了。这不是技术交流,这是修仙渡劫。别人还在筑基,你直接掏出了元婴,就问你怕不怕?
所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什么16:1超高压缩比,什么深度阿特金森循环,在普通人眼里,约等于修仙小说里的“九转玄元功法”和“太虚神甲”。你跟他说这些,他听不懂,他只想知道,这玩意儿能让我省多少钱。荣威给出的答案简单粗暴:每公里不到两毛钱。这个数字,就像一把刀,直接插进了所有燃油车车主,不,是所有还在犹豫的潜在用户的心里。通勤30公里,一天一块钱电费,剩下的全当白送。这已经不是省钱了,这是在重新定义金钱。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对这种极限省钱的逻辑是毫无抵抗力的。因为我真的算过账。以前开油车,一脚油门下去,心里默念的不是推背感,而是“哎我操又两毛钱没了”。现在开电车,堵车的时候甚至有点开心,因为不费钱。荣威这个DMH,就是抓住了这种卑微又真实的用户心理,把它放大,再放大,直接变成了一个信仰。它告诉你,你可以拥有电车的省,还没有电车的慌,长途直接烧油,烧的还是全世界最省的那种油。这套组合拳,打得就是人性的七寸。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所谓的21合1“混动大脑”PICU。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全球首个。但你把它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以前车里有一大堆部门经理,天天开会扯皮,现在荣威直接搞了个独裁的“秦始皇”,一个人说了算。发动机、变速箱、电池,所有人都得听他一个人的。好处是啥?快。反应快,决策快。0.26秒的动力响应,意味着你的脚比你的脑子快,你刚想超车,车已经窜出去了。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遇水则发,瞬间膨胀。
但技术最牛逼的地方,往往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它要面对的现实有多操蛋。你搞的自动驾驶再厉害,能算得过一个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老头乐吗?你那个48.1%的炼丹炉,烧得再干净,能顶得住加油站油品差得跟刷锅水一样吗?讲真,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在特斯拉,在山东菏泽的老头乐宇宙。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样,混动技术的终极考验,也不在那些精心设计的测试路线上,而在某个不知名小县城的城乡结合部,那里路况复杂得像道诡异仙里的剧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蹦出个啥。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那种混乱、无序、不讲理的感觉,就是中国路况的精髓。你的技术,必须得有金钟罩铁布衫,才能在这种环境里活下来。
所以,当荣威喊出“五大件终身质保”的时候,我才觉得这事儿有点靠谱了。参数是虚的,承诺是实的。这就像谈恋爱,对方天天跟你说我爱你,不如直接把工资卡上交来得实在。荣威这就是把自己的工资卡给交了,它在赌,赌自己这套“修仙功法”真的能顶住现实世界的毒打。
那么,荣威靠着这套DMH6.0就能一统江湖了吗?我觉得未必。因为这个市场,从来不只看技术。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能耗、说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狗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比亚迪现在也有这种趋势,它的DM-i已经不单单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图腾,一种“国货之光”的信仰加持。
荣威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48.1%的热效率,这个不到两毛钱的成本,这个所谓的“混动大脑”,从一个冷冰冰的技术参数,变成一个能让人口口相传的“梗”,一个信仰的种子。这比单纯的技术突破要难得多。这已经不是工程学问题了,这是社会学,是心理学,甚至是神学。
所以,最终的战局会是怎样?我不知道。也许到最后,决定胜负的,不是谁的热效率高了零点几个百分点,而是谁的销售更能吹,谁的赠品里有更好看的脚垫。对,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荒诞。但能掀桌子,就是一种态度。荣威这次,至少把刀亮出来了,告诉所有人,它不好惹。至于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那就看它的命够不够硬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