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零跑、吉利财报揭晓,明年“淘汰赛”临近,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牌桌上的气氛,突然就变了。

之前大家还在嘻嘻哈哈,吹着牛逼画着饼,谈着梦想和星辰大海,仿佛每个人都是天选之子,随便融点钱就能改变世界。

突然,场子里最有钱的那个老大哥——吉利,慢悠悠地吐了个烟圈,把账本往桌上一拍,冷冷地说:“明年,就是‘大浪淘沙’了,没盈利能力的,就准备好被清出场吧。”

一句话,KTV秒变ICU。

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宣判。

小鹏、零跑、吉利财报揭晓,明年“淘汰赛”临近,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有驾

因为就在11月17号晚上,小鹏、零跑、吉利这三位港股玩家,齐刷刷地把自己的三季度底牌亮了出来。

看完这三份财报,你会发现,新能源汽车这场牌局,上半场的“故事会”已经结束,下半场的“现金为王”淘汰赛,哨声已经吹响。

我们先看“老大哥”吉利。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

三季度营收891.9亿元,净利润38.2亿元。

很多人对数字没概念,我给你翻译一下。

这相当于每天净赚超过4000万。

当你还在纠结今天外卖要不要加个蛋的时候,人家已经赚出了一套一线城市的豪宅。

而且,这利润同比增长了59%,营收创了单季新高。

魔幻的是什么?

魔幻的是在这么恐怖的赚钱能力面前,吉利卖车的增速居然也高达43%,一个季度卖了76.1万辆车。

这画面就像一个百米赛跑,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壮汉,不但没减速,反而越跑越快,还顺便沿途开了几家连锁超市。

所以,当吉利行政总裁桂生悦说出“没有强大的盈利能力,企业生存将会非常艰难”时,他不是在预测未来,他是在描述他眼里的现实。

他不是裁判,但他拥有定义“胜利”的权力。

他已经把及格线画出来了——别跟我谈梦想,先让我看看你的银行账户。

这就是传统巨头的恐怖之处。

当新势力们还在用PPT和发布会上的“遥遥领先”来维持股价时,人家已经把实打实的利润变成了新的护城河。

这条河,未来会让无数梦想家溺死在里面。

然后,我们来看这场牌局里最诡异、最让人看不懂的玩家——零跑。

如果说吉利是“人民币玩家”,那零跑之前就是那种缩在角落里,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平民玩家”。

结果这次财报一出,所有人都惊了。

净利润1.5亿元。

等等,我再重复一遍,净利润,1.5亿元。

是的,你没看错,是利润,不是亏损收窄。

在一个“烧钱续命”才是常态的行业里,居然有新势力率先实现了盈利?

这简直比马斯克宣布要在火星上开兰州拉面还离谱。

小鹏、零跑、吉利财报揭晓,明年“淘汰赛”临近,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有驾

要知道,就在几年前,新势力们还在比谁亏得多,亏得越多,说明故事讲得越大,技术投得越猛,未来越可期。

蔚来李斌的名言“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养家”还言犹在耳。

结果零跑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突然就叛变了革命。

他用一份盈利的财报,给所有还在讲故事的同行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耳光仿佛在说:“各位哥哥,别装了,我先上岸了,你们继续演。”

更骚的操作是,零跑还提前完成了2025年卖50万辆的目标,现在已经开始冲刺2026年百万辆了。

一个季度卖了17.39万辆,手里现金净额48.8亿。

这说明什么?

说明零跑找到了一条在“地狱模式”下活下去,甚至活得很好的路子。

当别人还在用金子堆砌空中楼阁时,他已经开始用砖头盖平房了。

虽然不好看,但它能住人,能赚钱。

最后,是我们的老朋友,曾经最像“硅谷精英”的小鹏。

小鹏同学,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鬼门关”一日游。

前两年,他是新势力里最靓的仔,技术光环加身,自动驾驶的故事讲得风生水起。

但后来,销量滑坡,股价暴跌,一度被认为是“掉队三巨头”里最危险的那个。

大家都以为他要凉了。

结果这份三季报,堪称一部“ICU病人苏醒记”。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8.1亿,大幅收窄到3.8亿。

这就像一个每个月失血18升的病人,突然变成了只失血3.8升。

虽然还在失血,但起码命保住了。

医生说,再观察观察,说不定能下地走路了。

更关键的是毛利率,20.1%!汽车毛利率,13.1%!

这才是核心。

这说明小鹏不再是“卖一台亏一台”的慈善家了。

他学会了怎么在造车这件事上,不往里贴钱,甚至还能赚点。

这比亏损收窄本身更重要。

这是从“烧钱换规模”的互联网思维,向“赚钱求生存”的制造业思维的根本性转变。

何小鹏说,公司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正处在高速扩张的早期阶段。

小鹏、零跑、吉利财报揭晓,明年“淘汰赛”临近,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有驾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活过来了,而且我感觉良好,接下来,我要开始抢地盘了。”

好了,三份财报,三种活法:

吉利:我有钱,我就是规则。

零跑:我能赚钱,你们呢?

小鹏:我差点死了,但我学会了怎么活。

那么问题来了,当国内的牌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连呼吸都带着内卷的火药味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个地方——海外。

说白了,就是“出海求生”。

国内是红海,国外是蓝海。这道题小学生都会做。

吉利说,2026年是我的“出口元年”,目标是到2027年,海外新能源车占到一半。

这是“老大哥”的阳谋,稳扎稳打,后发制人。

小鹏更直接,欧洲工厂已经开工,G6和G9已经下线,9月份海外月销都破5000了。

这是“技术宅”的单点突破,用自己最能打的产品,去硬刚别人的主场。

而零跑的玩法最聪明,也最“鸡贼”。

他没有自己傻乎乎地去闯,而是拉了个“地头蛇”——Stellantis集团,直接用人家的渠道卖车。

这相当于一个中国厨子,想去欧洲开川菜馆,他没有自己租店面、办执照,而是直接跟当地最大的连锁餐厅合作,在人家的店里开了个专柜。

省时省力,风险最低。

所以你看,明年会发生什么?

国内市场,补贴退坡,就像退潮。

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那些靠补贴活着、没有自我造血能力的车企,会是第一批被淹死的。

吉利这样的巨头会用利润构成的“马里亚纳海沟”,让对手望而却步。

零跑这样的“盈利黑马”会活得越来越滋润。

小鹏这样“劫后余生”并且学会了止血的,则会变得更凶悍。

而海外市场,将成为真正的第二战场。

这不是锦上添花,这是生死存亡。

谁能成功地把车卖到海外,谁就能获得宝贵的增量和利润,反过来在国内的血战中获得更多弹药。

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答案已经写在了这三份财报里。

不是那个故事讲得最好的,也不是那个发布会开得最炫的。

而是那个能像吉利一样,坐拥金山;或者能像零跑一样,自己造血;再或者,能像小鹏一样,死里逃生后,懂得敬畏成本和利润的。

说到底,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诗和远方,而是冰冷的现金流和利润表。

明年,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