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三四年了,从最开始觉得车就是个替代品,到慢慢琢磨,这车其实藏了不少小心思。刚好最近一个姐妹给我发链接,说她去年新买的CX-60又多了一堆彩蛋,突然让我琢磨:我这奔驰GLC,实际用得上哪些未知的隐藏技能?说到这,我刚翻了下相册,看到去年夏天踢了个球,直接刮花了侧门——平时真忽略了车门的感应解锁,与门把手的细微差别。
我得说,很多豪华车其实都在用一些潜规则。比如一键升窗,不用每次都按半天。就算外面天热得不行,长按一下中控上的内循环按钮,车窗啪啪几声全都关上,这个操作我多次试验,估算大约可以节省30秒到1分钟(样本偏少,估算,具体不一定准)。实际用的话,早晚高峰开车,觉得吵吵闹闹、空气不新鲜,这个功能可以说帮了大忙。
然后夏天停车后车内像蒸笼?把钥匙放在车外,长按解锁键,车内的所有车窗和天窗立刻呼一下打开,散热速度明显快。这种瞬间减温的感觉挺有趣,你知道吗?我曾想,这是不是像在烤箱里打开的门那样,用电量也不算大?我大致算过,开启所有车窗和天窗,估算百公里能多出1块钱的油耗(体感,估算,别太当真)。实际情况怎么都可能因车型配置不同而变,也许有人觉得反应太慢。
说到这里,我还在想,同价位的二线合资SUV是不是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我对比了一下,比如X3和GLC的差别:外观有点类似,但我发现X3那个倒车镜是手动翻的,Glc的可以自动下翻,方便看轮圈;GLC还有个绅士按键,主驾门板的R键,按一下还能控制副驾的座椅加热、通风和灯光设置。这个设计是不是多多考虑了乘客的体验?我其实挺嫌麻烦,自己还得跑过去调副驾座椅。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记得那天公司又有人来问我关于车载导航怎么弄得再智能点?其实我在想,那些隐藏菜单是不是只是厂商为了满足好奇心设的盆景。比如进入深层菜单,能看到一些车辆的发动机信息、胎压、电子水温啥的(操作需谨慎)。我偶尔会用,心想:这些信息,一点点都不重要。除非你真遇到问题,不然就算傻等一会也能解决。
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这些小功能,其实厂家早就考虑过用户体验,但留得太隐晦?我自己猜测——那些所谓的隐藏菜单或调节选项,其实挺像你用微信隐藏聊天一样。很多车主不知道,或者只知道那么几样。你敢打赌,有多少人会主动研究那些工程菜单?我不太确定,只觉得这个设计挺有趣。
再加一句:我还在想,是不是供应链条上的某个细节决定了这些彩蛋的配置?比如某某配件的供应商,专门负责几何尺寸精准度,导致调节座椅、后视镜都能这么灵巧,这个比喻像极了一辆车的骨架结构——没有这个结构,操控和细节都打折扣。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问过一位修理工,他笑着说:只要你会调那些设置,车子就像个玩偶,能让你觉得很贴心。但我心想:真正用得上这些彩蛋的人,能少吗?比如我那么多朋友,绝大部分都只会开车、加油、偶尔用个自动泊车。难道这些隐藏技能真的是为了极致体验?或者,是为了节省成本?——其实我也没把这想得太深。毕竟,生产线上的美工和调试手册,可能根本没想那么复杂。
话说回来,我觉得,车里那份体验感其实蛮像在用手机,很多人会用到很多快捷键,但其实真正懂的人少的可怜。像我刚才还在琢磨,要不要把车内灯光调成迎宾灯,我还以为那个要自己改程序,结果原厂设置也可以打开。
我还在想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发烧友的普通车主,怎么才能真正用到这些细节?或许要走到店里,或者翻翻说明书?但我感觉,实际操作中,很多人都是点到为止,甚至连调节深度都没试过。其实我也质疑:在这个用车快节奏的时代,谁还会耐心去挖掘车里的彩蛋?
说到这,我觉得自己平时还是太懒。上次买车,销售也跟我说,他们会帮忙设置好一些偏好,我心想,车子各种按钮一堆,自己更喜欢少动手。但多了解点会不会让用车更顺心?其实我也没搞明白。
(这段先按下不表)突然想到:我家的那台老车,虽然没那么多彩蛋,但它的默契让我觉得特别顺手。难道,一台车,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炫,而是那些细节,是不是能用得顺手?就像调节座椅的角度,如果你用得顺手,哪怕不是最高级的配置,你也会觉得贴心。
这让我反思:其实我最关心的,还是那些每天用得到的小细节。比如后备箱记忆高度、自动挡锁定、行车辅助的实用性。。。对,我猜你也会觉得,车里那些炫酷功能虽然好玩,但真正用得上的才最有用。
说到还有个疑问一直在我心里:到底是厂商在用技术吸引眼球,还是在试图用这些隐藏彩蛋织出一种你专属你的豪华体验?我想或许两者兼有,但我更想知道,作为驾驶者,能不能在不翻车的情况下,慢慢挖掘出这些暗彩,让用车变得更有趣?
(这句话留白,给你一想——到底车里的彩蛋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幸福感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