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咱们老百姓买车的时候,选择真是越来越多了。
以前就是看看汽油车,现在呢,满大街跑的都是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
可这新能源车里头,名堂也不少,有完全用电的纯电动,还有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的,这里面又分出两种,一种叫插电混动,另一种叫增程式。
很多人一听就头大,搞不清楚这俩有啥区别,到底哪个好。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直以来专心造纯电动车的智己汽车,突然宣布也要推出增程车了,而且还给它起了个挺厉害的名字,叫“恒星”超级增程。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一个好好的纯电品牌,怎么也来干这个了?
他们这个“超级增程”,跟市面上我们常见的增程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先从普通人对增程车的印象说起。
很多人一提到增程车,第一反应就是,这车里头既有发动机,又有电池和电机,感觉有点复杂。
它的工作原理,说白了就像是给车背上了一个“充电宝”。
车子永远是用电机来驱动的,开起来和纯电车一样安静、平顺。
但它自己带的电池一般都不算特别大,当电池快没电的时候,车里的那台发动机就启动了,但它不直接开车,而是像个发电机一样,专门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供电给电机,好让车能继续跑。
这么做的好处是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没电了就去加油,很方便。
但它也一直有个争议,就是很多人觉得,既然都有发动机了,为什么不让它在高速上直接驱动车轮呢?
那样不是更省油吗?
而且,市面上不少早期的增程车,电池比较小,纯电能跑的里程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得靠发动机工作,一旦电池没电,油耗就上去了,噪音也变大了,开起来的体验就打了折扣。
所以,有人觉得它是个过渡产品。
智己这次发布的“恒星”超级增程,就是要解决大家心里的这些疑虑和过去产品上的痛点。
他们认为,技术路线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最终给用户的体验怎么样。
他们选择增程,而不是很多人认为更“先进”的插电混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智己汽车的技术负责人项娇在交流时就解释得很明白,他们首先解决的就是电池太小的问题。
他们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合作,给新车装上了一块高达66度的超大电池。
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概念,简单来说,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增程车,电池大小普遍在30到40度电左右,智己这个几乎是翻了一倍。
这么大的电池,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纯电续航里程特别长,官方数据是能超过450公里。
这个450公里意味着什么呢?
智己做过详细的用户调研,发现超过九成的车主,一个星期在城市里上下班开车的总路程,也就三百多公里。
也就是说,开智己这台超级增程车,你在城市里用,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开,一个星期充一次电就足够了,平时根本用不着那台发动机。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增程车“电量不够用,天天烧油跑”的尴尬情况,让用户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享受到的都是纯电车低成本、又安静又平顺的驾驶感受。
而且,为了解决充电慢的烦恼,他们还用了现在高端纯电车上才有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号称充电15分钟,就能增加310公里的续航。
周末去商场逛个街,喝杯咖啡的功夫,车就充满了,非常方便。
当然,光有大电池还不够,万一真要跑长途,或者忘了充电,发动机这个“后备军”也必须靠得住才行。
这也是智己下大功夫的地方。
他们用的那台发动机,本身素质就很好,还得过奖。
但工程师们还不满足,为了把亏电状态下的油耗降到最低,他们对发动机做了数不清的改进,据说改进项目写满一张A4纸都写不完。
最终,他们把这台大型SUV在电池没电情况下的油耗,做到了百公里5.32升。
这个成绩,比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同级别增程SUV要低了将近四分之一,甚至比很多尺寸更小的插电混动车还要省油。
这就回答了另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不做插电混动?
插电混动车在高速上,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听起来效率很高。
但智己的工程师认为,我们不能只看一个特定情况下的表现。
一台车要应对的是各种复杂的路况。
插电混动车在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发动机要直接参与驱动,这时候你踩油门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转速和声音,那种纯电车丝滑安静的感觉就没有了,体验上更像一台传统的燃油车。
而智己的增程方案,发动机始终是在“幕后”默默工作,它只负责发电,并且会一直保持在自己最省油、最安静的工作状态。
无论你是在市区走走停停,还是在高速上飞驰,驱动车轮的永远是电机。
这就保证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驾驶员感受到的都是始终如一的纯电驾驶体验。
对于一台定位高端的车型来说,这种体验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所以,智己的思路其实很清晰:他们不是在做一个妥协的方案,而是想做一个“最优解”。
他们用一块超大的电池,让用户在90%以上的日常使用中,完全享受到纯电车的好处。
然后,用一台效率极高的发动机,来彻底消除剩下10%场景里的里程焦虑,并且保证亏电时的体验不下降。
最后,他们把这套先进的动力系统,放到一台产品力本身就很强的车上,比如即将推出的新一代智己LS6。
这台车不仅动力系统有革新,在空间、底盘和操控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后排腿部空间做得非常大,还标配了后轮转向功能,让这么大一台车开起来像小车一样灵活。
他们希望打造的是一台让家里每个人都满意的车,既能满足驾驶者对操控的追求,也能让家人坐得舒适。
他们认为,这样的产品,能够吸引那些一直因为担心续航问题而不敢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把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