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轩逸又出新款了,官图一放,好家伙,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怎么说呢,这感觉就像你妈给你织了二十年的毛衣,今年突然在上面给你绣了个皮卡丘。
你感动吗?你当然感动。但这毛衣,它还是那件毛衣。
日产这次给轩逸整了个V-Motion 3.0的前脸,双联屏也安排上了,看上去确实是努力在跟上时代,试图证明自己不是从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压缩毛巾。但你往内里一瞅,那个2.0升的自吸发动机,那个祖传的CVT面条机,依然在岗。虽然日产说平顺性又提升了,但讲真,这玩意儿就像在用一根橡皮筋拉着一头大象跳探戈,主打一个丝滑,但你别指望有什么激情。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当下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修仙渡劫,你死我活。隔壁比亚迪的秦,已经不是把蛋糕端走了,它是直接在你家厨房里开了个传送门,把各路神仙都请来开流水席。价格屠到你骨头里,配置堆到你怀疑人生。人家在玩闪电战,在搞黑暗森林打击,你日产在这里干嘛?你在搞装修。
你把客厅重新粉刷了一遍,换了个大电视,然后指望用这个去跟人家装备了星际战舰的舰队火拼。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堂吉诃德见了都得递根烟,说一句“兄弟,还是你勇”的精神。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家轿市场的命脉,现在也不在沙发和省油,在隔壁那个姓王的颠子,天天不当人。他用插混和纯电,直接把燃油车的底裤都给扒了。他告诉你,我不仅比你快,比你智能,我还比你省,甚至直接比你便宜。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你再看轩逸,它所有的优点,都显得那么的苍白。
舒服?是是是,日产大沙发名不虚传,坐进去像陷入了温柔乡。但说实话,现在谁还只图个舒服?舒服能当饭吃吗?舒服能让你在红绿灯被人崩的时候找回面子吗?不能。在这个所有人都在往前猛冲的时代,舒服有时候是一种原罪。
省油?讲真,一个2.0的自吸,你再省能省到哪里去?在插混动不动就三点几升的馈电油耗面前,你这个省油,就像在跟一个亿万富翁比谁更会省钱一样,充满了行为艺术的荒诞感。说到省钱,我上周去菜市场买鸡蛋,那个大爷都开始搞扫码支付送葱花了,时代真的变了。
但最让人心态爆炸的是什么?是那个后悬挂。
美版,多连杆。国产版,扭力梁。
不装了,摊牌了。
这操作简直是典中典。就好像麦当劳告诉你,我们美国总店的汉堡是双层牛肉,但考虑到你们这边的饮食习惯,给你们换成了单层。他甚至不屑于找个好点的理由,他就是这么干了,你能怎样?
这种区别对待,背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是一种“我知道你们就好这口,我知道你们就吃这一套”的上帝视角。他笃定中国的轩逸车主,毕生追求就是平稳地把孩子从家送到学校,把老婆从公司送到菜市场,路线上连个减速带都没有。他们不需要操控,不需要驾驶乐趣,他们只需要一个移动的沙发。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天籁的中年人,我可以告诉你,日产对舒适的理解是顶级的。但那种舒适,是建立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舒适。现在,别人已经开着高达飞走了,你还在研究怎么给马车装上更软的坐垫。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心酸。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轩逸比作一个还在用算盘的老会计,可能有点刻薄。但你看看隔壁,人家都上量子计算了,你这算盘打得再响,有什么用?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品牌玄学。
就像有人就爱买奔驰,哪怕它内饰异响,哪怕它发动机漏油,但那个三叉星辉,就是他的金钟罩铁布衫。同样,会不会真的有一群人,就爱轩逸的这种“不变”?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种安全感,一种“世界纷纷扰扰,只有轩逸还是老样子”的稳定情绪。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轩逸这次改款,不是换汤不换药。它是把装汤的碗给换了个新的,还描了金边,然后告诉你,你看,这个碗多好看。至于里面的汤,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对于习惯了这口汤的人来说,这叫“不忘初心”。但对于那些已经被各种新式料理养刁了胃口的食客来说,这叫“不思进取”。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买轩逸的人,可能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多连杆扭力梁,也不在乎什么零百加速。他们要的,就是那种“虽然我知道外面世界很精彩,但我偏不”的固执。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你懂吗?一种消费上的行为艺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轩逸选择了打坐。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