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这款日本卡车竟是中国重卡的“亲爹”? 90周年纪念版揭晓血脉传承】
你绝对想不到,现在满大街跑的东风天龙重卡,骨子里流的竟然是日本血统! 最近东京车展上亮相的UD Quon九十周年纪念版牵引车,揭开了一段尘封的中日卡车技术秘史。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卡车行业还处于“土法炼钢”阶段。 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从日本引进了一项改变命运的技术日产柴的整套卡车制造方案。 这个决定直接催生了中国卡车史上的里程碑产品:EQ153八平柴。
当时EQ153的出现堪称降维打击。 圆润的平头造型、舒适的驾驶室、可靠的柴油发动机,让这款车迅速成为货运司机的宠儿。 老司机们回忆说:“开上EQ153,感觉就像从拖拉机跳进了轿车驾驶室。 ”
1996年,东风和日产柴在杭州成立合资公司东风日产柴,这是中国重卡领域第一家合资企业。 随后引进的UD Big Thumb系列卡车,驾驶室上方有个独特的“大拇指”造型,被司机们亲切地称为“金拇指”。
2006年东风天龙横空出世时,眼尖的卡友立即发现了端倪:这驾驶室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没错,天龙的驾驶室正是基于日产柴Quon系列G105车型开发而来。 这种血缘关系让天龙一出生就带着高端基因。
日产柴自己的命运却比小说还精彩。 这家1935年成立的企业,先后被日产汽车、沃尔沃集团收购,2019年最终花落五十铃。 名字也从日产柴变成了UD Trucks,技术底蕴始终未变。
这次展出的九十周年纪念版UD Quon,车身遍布金色纪念标识和“持续挑战”字样。 前脸采用不规则六边形格栅,镀铬装饰闪闪发光,整体造型既硬朗又精致。 不过这些亮眼的镀铬件都是选装配置,得额外加钱。
日系卡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OK窗”副驾驶车门上的小观察窗。 这个设计专门针对日本狭窄道路,能极大减少盲区。 UD Quon完美保留了这一实用设计,还配备了外摆式后视镜。
驾驶室内部,巨大的发动机鼓包占据了中央位置。 这是日系卡车的典型特征,虽然挤占了部分空间,降低了车辆重心。 机械式仪表盘和四幅方向盘看起来比较朴实,该有的安全配置一样不少。
动力系统透露了UD Quon的混血身份。 它搭载的GH13发动机基于沃尔沃D13C开发,能爆发出530马力。 匹配的ESCOT-VII变速箱则源自沃尔沃I-Shift技术,经过七代进化,油耗表现相当出色。
底盘布局体现了日系卡车的精细做工。 左侧安装矩形油箱和尿素罐,右侧布置后处理系统和储气筒。 底盘上覆盖着黑色花纹钢板,既美观又实用,可以当作检修平台使用。
在中国市场,UD卡车曾以“优迪狮”的名字国产化,试图与东风天龙一较高下。 价格偏高、售后服务网络不足等原因,最终黯然退场。 反倒是它的技术血脉通过东风车型在中国开花结果。
如今在五十铃集团旗下,UD开始与五十铃车型共享技术平台。 去年双方就推出了基于UD Quon底盘、换上五十铃前脸的新款Giga卡车。 这种“换脸”操作在日本商用车界十分常见。
老一辈卡车司机对日产柴感情复杂。 一方面感激它带来的技术飞跃,另一方面也惋惜合资项目的夭折。 有司机坦言:“优迪狮是好车,就是太贵了,维修配件也难找。 ”
现在的UD Quon在保持日系卡车可靠、省油特点的同时,吸收了欧洲卡车的动力技术。 这种融合风格在新兴市场颇受欢迎,成为五十铃集团开拓海外市场的利器。
日本卡车制造商擅长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最大化。 UD Quon驾驶室后部的“收腰”设计,既方便驾驶员上下车,又不会过多影响车内空间。 这种设计哲学贯穿整车。
随着中国卡车技术日益成熟,曾经的技术引进正在转变为自主创新。 日产柴在中国卡车发展史上留下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 从EQ153到东风天龙,这段技术传承的故事仍在延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