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

听说这次坦克400直接把备胎“扒光”了? 不是开玩笑新车取消了外挂备胎围挡改用快拆结构让全尺寸备胎直接裸露在外。 这个设计在越野圈里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换胎时间能省5分钟泥地里打滚再也不怕弄坏塑料罩;也有人吐槽说这破坏了整车精致感难道硬派越野就该“衣衫不整”?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这个争议恰恰暴露了坦克400的核心野心:它既要保持硬核越野的原始野性又要融入城市出行的精致智能。 就在今天2025年11月6日这款车正式上市两款配置定价30.98万到32.98万元。 这个价格区间直接插进了城市SUV与专业越野车的真空地带。

先看前脸重新设计的前包围全部采用平直线条像用直尺画出来的。 原来的上扬设计被彻底抛弃黑色网格装饰件填满了进气口配合那双多边形鹰眼大灯整张脸写满了“生人勿近”。 仔细看包围两侧还藏着LED雾灯这个细节让它在浓雾天气里也能撕开一条光路。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走到车侧你会发现车身长度居然缩水了。 别急宽度和高度反而增加了这种比例调整让整车看起来像健身教练收紧核心肌群后的状态。 外扩的轮眉上铆钉清晰可见这种赤裸裸的工业设计语言让人想起改装店里那些重度改装车。

车尾那个醒目的辅助驾驶小蓝灯是个精妙设计。 当激光雷达工作时这个小蓝灯就像科幻片里的机器人瞳孔提醒后车“现在由AI掌控”。 这种设计在电动轿车上常见在硬派越野上出现还是头一遭。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坐进驾驶舱最抢眼的是消失的挡把。 怀挡设计释放出的中控区域被双50W无线充电面板取代旁边紧挨着实体按键区这些按键直接控制差速锁、驾驶模式和座椅通风。 这种布局暗藏玄机:无线充电满足城市通勤的便利性实体按键保证越野时盲操作的准确性。

中控台上16.2英寸的悬浮屏像个小电视机搭载的高通8295芯片让车机反应速度堪比旗舰手机。 实测语音系统能准确识别后排乘客的指令当你说“打开后排屏幕”时头顶15.6英寸的吸顶屏会缓缓放下配合5.4L冷暖冰箱这套组合拳明显在讨好家庭用户。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长城自研的第三代Coffee Pilot Ultra系统这次玩真的。 顶置激光雷达像个小犄角立在车顶配合周身摄像头实现了城市NOA和高速NOA双覆盖。 有媒体测试过这套系统在盘桥路上能自动选择最优车道遇到加塞车辆刹车力度比老司机还柔和。

动力系统的分裂人格更值得玩味。 Hi4-T版本继续坚持硬派路线非解耦结构意味着即便电池亏电机械四驱依然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310kW综合功率和750N·m扭矩在攀爬45度坡时依然气定神闲37.1kWh电池组提供的105kmWLTC纯电续航刚好覆盖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而新加入的Hi4-Z版本完全是个性能怪兽。 635kW系统功率什么概念? 相当于8台普通家用车的动力总和。 1195N·m扭矩让这个2.8吨重的大家伙4.3秒就能破百59.05kWh电池组支撑的200kmWLTC纯电续航甚至能实现跨城通勤不烧油。

这两种动力取向引发用户激烈站队。 越野老炮们坚持选择Hi4-T认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机械四驱才是越野车的灵魂;年轻新贵则更青睐Hi4-Z毕竟4.3秒的加速体验和200km纯电续航对日常使用实在太友好。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车内空间布局也充满巧思。 虽然车长缩短设计师通过压缩机械空间反而让后排腿部空间增加了35mm。 后排座椅放平后能形成1.8米长的纯平空间户外露营时可以直接当床使用。 车顶预留的改装接口能直接安装车顶帐篷这些设计明显在迎合正在兴起的精致露营风潮。

智能系统还有个彩蛋功能:当选择越野模式时车机界面会自动显示倾斜角、海拔、气压等专业数据。 前后桥扭矩分配情况以动态示意图呈现让新手也能直观理解车辆状态。 这种设计降低了越野操作的门槛。

全新坦克400即将上市,延续机甲硬派风格,还引入Hi4-Z版本-有驾

安全配置方面除了常规的气囊和稳定系统新车增加了涉水感应系统。 当水位超过800mm警戒线时仪表盘会发出高频警报并自动升起车窗。 这个功能在南方暴雨城市和穿越河谷时格外实用。

制造工艺也有提升。 车身采用新型复合钢材抗扭刚度提升15%的同时重量减轻10%。 车门铰链经过10万次开合测试这个数字是行业标准的两倍。 这些看不见的改进意味着在非铺装路面长期行驶后车身不会出现松垮异响。

音响系统找老牌大厂调校特意保留了发动机声浪通道。 在运动模式下V6发动机的轰鸣会经过算法优化后传入车厢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满足燃油车忠实粉丝的情感需求。

充电策略给出两种选择:快充模式下30分钟可充至80%家充模式下可设置智能谷电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还独创了“越野续航保护”模式在极端环境下会自动保留20%电量确保基本脱困能力。

驾驶模式选择多达9种其中“智能自适应”模式能通过摄像头识别路面状况在沥青、砂石、泥地等路况间自动切换。 有测试者发现当系统检测到连续弯道时会自动调整ESP介入时机让过弯更流畅。

售后服务也打破常规。 首任车主享受3次免费越野培训教材由知名越野冠军参与编写。 保养周期延长至10000公里远高于传统越野车5000公里的标准。 这些举措明显在降低用户的后续使用成本。

市场反应已经初现端倪。 4S店反馈显示Hi4-Z版本的咨询量占总量的60%其中70%的消费者是首次购买硬派越野车。 这个数据表明坦克400正在成功开拓传统越野车之外的新客群。

竞品对比中坦克400在智能化配置上明显领先同价位越野车。 比如同样30万价位的车型多数还在使用8155芯片NOA功能也仅限于高速公路场景。 这种代差让它在科技爱好者群体中收获大量好感。

不过也有批评声音认为过于复杂的电子系统可能影响野外可靠性。 有越野论坛用户发文称在沙漠环境测试时激光雷达曾因沙尘覆盖暂时失效。 长城工程师迅速回应称已准备多套传感器冗余方案应对此类极端情况。

价格策略同样引发讨论。 32.98万元的顶配版本比老款上涨2万元增加了激光雷达、后排吸顶屏、冷暖冰箱等配置。 有财经媒体测算这些新增配置的成本就超过3万元可见厂家在定价上保持了克制。

产能规划显示坦克400的混动版本与燃油版本共线生产这意味着它能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两种动力版本的生产比例。 这种柔性生产模式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过渡期显得尤为重要。

经销商透露的一个细节很有趣:来看车的用户中有40%会同时打开前机盖和后备箱查看。 这说明现在的消费者既关心动力系统先进性也在意实际装载能力。 这种消费行为的变化反映出市场对硬派越野车的要求正在变得更加全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