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燃油车“续命”

汽车制造企业

传统车企技术深耕:长安汽车全系焕新 500Bar 新蓝鲸发动机,一箱油续航超 1000 公里。吉利把燃油车事业部更名为中国星事业部,还将纯电车技术应用到燃油车上。长城汽车推出 4.0T V8 发动机,坚持 “泛内燃机战略”。

国际车企多元探索:保时捷在合成燃料上豪赌,智利 e - fuel 工厂投产且目标是 2030 年将成本降至 4.5 欧元 / 升。丰田与中石化合作生物燃料,马自达转子发动机适配氢燃料,使续航突破 800km。

谁在为燃油车“续命”-有驾

能源企业

石油巨头转型投资:沙特阿美入股雷诺 / 吉利合资公司,研发 e - fuel 专用发动机,还买断中国民营炼厂,转型为生物燃料生产基地。壳牌试点 “加油 + 充电 + 加氢” 三位一体,提升单站利润。

能源技术联合开发:中石油联合阿美石油开发重油精炼技术,为燃油车在一些地区的使用提供更可靠的燃油供应支持,保障燃油车有稳定的能源来源。

谁在为燃油车“续命”-有驾

特定市场用户

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在非洲的拉各斯,二手丰田 Hilux 皮卡价格翻 3 倍。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2023 年燃油车销量占比超 95%,因充电基建滞后、电价不稳定等因素,燃油车仍是 “刚需”。

特定场景需求者:在高性能车领域,如保时捷 911 等超跑,电动化难以复制其声浪、操控体验。在越野领域,燃油车低扭优势明显,像奔驰 G 级等硬派越野车仍受消费者青睐。

谁在为燃油车“续命”-有驾

特殊行业领域

军事领域:俄乌冲突中,电动车严寒续航崩盘,俄军燃油车零下 40℃照常突袭。洛克希德・马丁投资合成燃料,为军用车保留内燃机,中国军用混动猛士曝光,油耗比传统军车降 40%。

工程机械领域:电动挖掘机续航存在不足,三一重工押注氢燃料发动机,航空航海领域,如空客 A380 不可能电动化,生物航煤成唯一选择。

#燃油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